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话剧《银锭桥》:八年味道不减,更添新滋味

      2015年,年近80岁的“大导”林兆华导演的原创京味大戏《银锭桥》首演时,就让观众们觉得这盘“京味菜”耐人寻味很地道。

    2023-12-12

  • 从何赛飞到陈丽君,戏曲滋养魅力人设频出圈

      近日,继演员何赛飞今年不断迎来高光人设之后,在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中,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90后越剧小生陈丽君与搭档李云霄“转圈圈”的视频在各平台发酵,并在全网掀起一波“越剧热”。

    2023-12-12

  • 此生长别离 碉楼寄相思

      广东开平是中国著名侨乡,也是中西文化荟萃的地方。

    2023-12-11

  • 当“剧展”进入“体验业”时代

      2023桂林艺术节上,《山海经》中的“神兽”与小观众互动 张苑 摄 1944年春,由欧阳予倩、田汉、熊佛西等人发起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以下简称“西南剧展”)是一个超大规模的戏剧节。

    2023-12-11

  • 赓续文化传统 描绘时代画卷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的根本遵循。

    2023-12-08

  • 简牍文字“话当年”

      说起古书典籍,大家或许不陌生,但谈起深埋于地下的出土简牍,恐怕大多数人会感到生疏。

    2023-12-08

  • 时间“炸弹”、存在主义焦虑 和《奥本海默》的“谜底”

      《奥本海默》电影剧照 电影《奥本海默》自上映以来,已斩获近10亿美元的全球票房,IMDB评分高达8.6分,克里斯托弗·诺兰再次用高票房和好口碑彰显了“一个导演的自我修养”。

    2023-12-08

  •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影片《我本是高山》中最让观众震撼的一句话是:“一个受教育的女性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命运。

    2023-12-08

  • 剧场的意义就是实现心与心的团聚

      我是一名演员,我热爱台下的观众,会为了他们不断创作,不断努力。

    2023-12-07

  • “请不要删去爱的记忆”

      第二十五/二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以“音乐·青春·未来态度”为主题。

    2023-12-04

  • 相融共生,“爆款”舞剧成功背后的音乐密码

      舞剧《只此青绿》剧照 《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红楼梦》《咏春》《门》《世纪》……近些年被称为“爆款”的这些票房与口碑双赢的舞剧作品,不论是歌颂时代的现实题材,还是弘扬传承文化的历史题材,都在全世界舞台上焕发出独有的神采。

    2023-11-29

  • 新时代中国古典舞剧目的创作思路与传承发扬

      纵观当下,中国古典舞剧目创作在新时代如同春风拂面般焕发出新的活力。

    2023-11-29

  • 短剧不能“短视”

      据报道,广电总局近期启动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

    2023-11-29

  • 致敬建设平安中国的普通人

      2016年,我编剧的法制剧《小镇大法官》播出;近日,我担任总编剧的政法题材剧《此心安处是吾乡》又与观众见面。

    2023-11-27

  • 中国跨文化戏剧研究的推进

      跨文化戏剧演出是不同文化戏剧间的横跨、移栽、选择与价值判定,对于我们来说,这似乎是一项20世纪后期才真正开始的工作,具体说就是“新时期以来”。

    2023-11-27

  •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

      2017年,改编自小说《大江东去》的电视剧《大江大河》(第一部)剧本创作启动;2023年初,《大江大河》(第三部)剧本正式画上句号。

    2023-11-24

  • 把更多优秀文学作品搬上荧屏银幕

      近年来,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涌现出一批精品力作。

    2023-11-24

  • 中国画应在坚持笔墨的基础上开拓

      笔墨是中国画的艺术特征、表现特征、形式特征,但笔墨究竟是什么,其实并没有被人们所真正认识——有人片面地把用笔书法化等同于笔墨;有人僵化地视笔墨为“笔墨程式”;有人将笔墨与形象等绘画因素割裂开来;还有人则将笔墨神秘化,甚至干脆断定“笔墨说不清”。

    2023-11-24

  • 不能简单用笔墨约束艺术创作

      秋冥(中国画) 何家英 我所理解的笔墨,是中国画的语言形式,是一个大范围的概念。

    2023-11-24

  • “船里头装的都是歌”

      陕北民歌剧《黄河船夫》讲述了黄河岸边石头峪村里一个动人的故事。

    202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