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成就了文学 历史塑造了艺术
电影《周立波回清溪》海报 资料图片 由谭仲池、赵楠编剧,赵楠导演、潇湘电影集团出品的电影《周立波回清溪》,以纪实风格还原了作家周立波在上世纪50年代返回家乡湖南益阳清溪村参加当地农业合作化的经历,揭示了文学名著《山乡巨变》的写作意义。
2024-06-20
-
从程砚秋的艺术创造谈起
2024年是程砚秋诞辰120周年。
2024-06-20
-
通过文学的力量参与到实际的社会变革中去
2024年5月,《周立波回清溪》这部传记故事片在全国公演,这标志着这部深耕三年、精雕细琢的电影作品的隆重登场。
2024-06-19
-
音乐剧“国潮热”如何避免同质化
在国潮盛行的当下,中国风作为一种元素,被融入各类文艺创作中。
2024-06-14
-
说唱艺术与四大名著
霍树棠在录制东北大鼓。
2024-06-14
-
“爱”的传递与“艺”的普及
音乐是人类经验的普遍形式。
2024-06-13
-
戏剧演出是与观众共同完成的
戏剧需要建立起观演关系才能够成立,其中观众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观众没看懂,那么这样的观演关系就不成立,创作者期待的与观众对话的情境更是无从谈起。
2024-06-12
-
情景喜剧只剩“情景”难产“喜剧”
从20世纪90年代初《我爱我家》播出,情景喜剧在中国已走过30年岁月。
2024-06-12
-
重思纪录片中的“艺术性诗学”
最近拜读了侯洪先生的《纪录片的诗学想象:历史与文本研究》一书。
2024-06-12
-
一扑再扑,漫改剧与其“爆改”不如“慢改”
与播出前宣发轰轰烈烈、招商成绩喜人迥异,改编自著名漫画IP《狐妖小红娘》,由杨幂、龚俊领衔主演的剧集《狐妖小红娘·月红篇》(下文简称《月红篇》),播出后“大扑街”:播出后两天虽在粉丝的助力下收获不错的播放数据,但随即热度和播放量一降再降, S+制作只播出S级的效果。
2024-06-07
-
“数字缪斯”究竟能给音乐带来什么?
“未来的音乐演艺形态,究竟会是什么样子?我好像有点看到了,又好像有点‘盲人摸象’。
2024-06-06
-
中国动画电影潜力无限
“六一”国际儿童节如期而至,电影六一档携《潜艇总动员:寻龙》等多部动画电影登场,受到大众关注。
2024-06-05
-
展现闽南艺术的独特魅力
福建安溪人杰地灵。
2024-06-03
-
影视译制:不仅是语言翻译,更是文化诠释
影视作为大众文化传播交流的载体,具有易于打破地域、时间、国别限制的特征,在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4-05-29
-
一部北方少数民族非遗史诗的生命之歌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和文化精髓,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
2024-05-29
-
《大象之歌》:“大象”头重脚轻难免倒地
一所精神病院,一个失踪的医生,引发了一场如同“猫鼠游戏”般的心理对抗,也揭开了一个男孩复杂的精神世界。
2024-05-28
-
“人因为思想而伟大”
面对浩瀚的宇宙,“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见《帕斯卡尔的思想哲学》)。
2024-05-27
-
青春做伴好还乡
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舞台剧如何凝萃原著精华、引发观众共鸣,是极具挑战的工作。
2024-05-27
-
让民间文艺滋养诗意生活
根植生活土壤、承载家乡记忆,民间文艺是传承不辍的生活文脉。
2024-05-26
-
最跳脱以往又最“莫言”的话剧《鳄鱼》,如何立足现实主义表达魔幻
莫言获“诺奖”后的首部作品是剧本《鳄鱼》,可见莫言对于“转行”成为剧作家这件事是认真的。
2024-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