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员为什么不愿扮丑
近日,演员不愿意扮丑的话题再次引起舆论热议。
2021-01-13
-
传风 承雅 载颂
《诗经》以“风”“雅”“颂”的方式传述人间万相,后世以为楷模,历代效仿。
-
专家把脉文艺批评的现状与对策
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艺海问道”文化论坛日前在京举行,仲呈祥、韩子勇、田沁鑫、李树峰、祝东力、田黎明、管峻、金宁、鲁太光等专家学者围绕“文艺批评的现状与对策”主题,就文艺批评的现状与问题、如何促进文艺批评的繁荣、文艺批评的“才”“胆”“识”“力”、文艺批评如何助力艺术院团创作、文艺批评的媒体责任等话题进行研讨。
关键词:  文艺批评2021-01-11
-
P图,苏珊·桑塔格会怎么看
《论摄影(插图珍藏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5月版苏珊·桑塔格著 黄灿然译 作家和作家之间的区别,主要不在身后,而在生前。
-
抄袭者道歉之后,遏制“骂名”变现才能净化文艺创作生态
一封影视从业者抵制抄袭剽窃者的联名信,让郭敬明和于正两位抄袭侵权者,在法院判决生效多年后,终于低头道歉;随后于正宣布退出综艺《我就是演员》的录制;院线不再排映郭敬明执导的《晴雅集》。
关键词:  抄袭2021-01-05
-
做有担当的电视剧理论家和批评家
2020年,不寻常的世事给我已然八十有三的耄耋岁月带来不平凡的影响。
2020-12-31
-
“关门”锁不住“无界”之美
一场狂风骤雨般的疫情,将今年上半年的美术馆大门重重关闭。
关键词:  美术馆2020-12-30
-
抄袭者被奉为导师,综艺节目的标准在哪里
近期,此前因抄袭剽窃被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的两名影视从业者,以导师与特邀嘉宾的身份活跃在荧屏之上,在节目中对选手进行非专业的指导,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
2020-12-30
-
如何在短视频领域玩转短剧
短短一分钟的剧情反转多次,直戳观众“爽点”,制作水准不输专业电视剧……“我竟在短视频平台上刷短剧”,不是玩笑,而是现实。
-
数字技术时代电影的文学性及其科学精神
回溯世界电影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早期胶片时代,电影人对于一些当时技术难以企及、难以实现的视觉效果的处理,主要依赖于摄影机的停机—变景—开机等,一些非常规的技术手段和胶片在洗印环节的一些技术处理,以及大量实体特效技术的运用等等方式。
2020-12-28
-
留白,留的是什么?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国画) 吴冠中 中国传统水墨画与西方古典油画不同,其对于画面中空白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  传统水墨画2020-12-27
-
以“借鉴”为名的“抄袭”,消解的是艺术的创新力
抄袭,近年来在艺术圈简直见怪不怪,绘画、雕塑、建筑、平面设计等领域几乎全面沦陷,而涉嫌抄袭者,不乏大腕级人物。
-
古典音乐已成为上海城市文化大IP
2020年,是“乐圣” 贝多芬诞辰250周年。
关键词:  古典音乐2020-12-21
-
时代需要传统音乐“哥伦布”
20世纪30年代,日本音乐学家田边尚雄在所撰写的中国音乐史专著中说道,中国隋唐之乐在中国失传而在日本得到传存。
关键词:  智化寺京音乐2020-12-21
-
此是岭南春气候
《红头巾》剧照 随着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圆满落幕,广东省戏曲事业收获的不仅仅是三年间优秀舞台创作的相关奖项和荣誉,更是多年来戏曲良性发展的艺术格局和创作规律。
关键词:  广东戏曲2020-12-21
-
艺术的未来等待年轻人的成长和接力
《寻》系列之十二 钱达木尼 作 当代艺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这么多的争议。
2020-12-16
-
新中国珠三角水乡建设美术作品中的三种现实主义
新中国美术史与新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2020-12-16
-
北京曲剧“沉浸式”版《茶馆》带来文旅新体验
以真实的茶馆为“舞台”设计灵感,令观众身临其境融入戏剧演出。
关键词:  《茶馆》2020-12-14
-
文艺“批评”如何破冰
文艺批评在文艺领域有着激浊扬清、褒优贬劣的重要作用,是文艺事业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
关键词:  文艺批评2020-12-14
-
鲍勃·迪伦为什么要卖全部歌曲版权
环球音乐集团近日宣布,将购买美国音乐人鲍勃·迪伦全部歌曲版权,鲍勃·迪伦60年来创作的全部600多首歌曲版权将永久归环球音乐所有,其中包括《答案在风中飘》《像一块滚石》等经典作品。
关键词:  鲍勃·迪伦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