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时空的心灵对话与思想交锋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作出了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入城市的重大决策。
关键词:  《香山之夜》2021-08-09
-
守正创新开生面
继承与创新是个老话题,又是工作中经常碰到且最难拿捏的新问题,二者的对立统一贯穿于戏曲发展的全过程。
关键词:  戏曲2021-08-08
-
展示时代斑斓画卷 礼赞祖国伟大征程
6月28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北京举行。
2021-08-06
-
笔尖行走的设计艺术
“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是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
2021-08-06
-
文艺评论应如百溪活水
近日,影视圈新闻不断。
2021-08-04
-
脉络与脉搏
盛伯骥的新书《中国电视观察报告》,以观察报告标题面世,很有意思。
2021-08-04
-
戏曲教育,如何走进青少年内心
每到周末,东城区百姓大舞台都会在北京市南二环的玉蜓公园上演。
关键词:  戏曲教育2021-08-03
-
生动活泼的中国话剧演出史
中国话剧从西方引进至今不过100来年,但话剧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却充满了跌宕起伏的动荡和曲折。
2021-08-02
-
危中寓机察大势
对于戏曲目前形势的研判,概而言之,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消亡论。
2021-08-01
-
郭宝昌:我不认识什么大人物
近日,郭宝昌在新书发布会 在中国影视剧和京剧圈子,郭宝昌都被喊一声“宝爷”,这个称呼含着圈里人对他人品和艺术的评价,也是对他独特身份和过往经历的总结。
-
“顶流”来袭,打卡美术馆是对莫奈和夏加尔的“降维打击”吗
最近一段时间,海外艺术特展在申城迎来“神仙打架”般的超强阵容:泰特、蓬皮杜、莫奈、夏加尔、米罗、康定斯基等一众令人振奋的名家名馆齐齐报到!连日来,观展人流之火爆以及社交网站上出镜之频繁,无不见证着申城观众对于世界艺术“顶流”资源的浓烈兴致与旺盛需求——于艺仓美术馆开展近一个月的“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特展”,观展人次突破四万;正于西岸美术馆举办的“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特展,七折早鸟票推出当日,销量即突破5000张;7月31日将于久事美术馆揭幕的“爱即色彩——马克·夏加尔展”,首批开出的3000张票不到一小时就已售罄…… 在业内看来,观众的热情是促成高端海外艺术特展热衷于造访申城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1-07-29
-
以人民的审美观创造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7月1日,我置身于天安门广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热血沸腾,神思飞越。
2021-07-28
-
不忘初心跟党走 奉献人民开新局
制图:赵偲汝 核心阅读 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宝贵启示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2021-07-27
-
秦腔与地方戏剧种的发轫
我一直有一种感觉:我们长期低估了秦腔在中国戏曲剧种演变史上所产生的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秦腔2021-07-26
-
巫鸿:镜像视域里的“自我”表达
镜子作为象征概念,必定要与反映、映射、自我认知、自我与他者等心理意识相互关联,体现我们对自身、对世界的理解。
关键词:  巫鸿2021-07-23
-
增强责任意识 践行文艺使命
在举国上下庆祝建党百年的喜庆之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成就,对全国人民产生了巨大鼓舞。
2021-07-23
-
从红色音乐中破译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密码
成立于2010年的长征源合唱团,长期深入学校、社区等巡演《长征组歌》,用歌声传递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关键词:  红色音乐2021-07-21
-
“刘三姐”文化与广西戏曲创作
彩调剧《刘三姐》 《刘三姐》是广西戏曲界于1958年创作首演的彩调剧艺术经典,经由电影艺术的转化,迅速在海内外获得广泛传扬,历经一个甲子,至今脍炙人口。
2021-07-19
-
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只要你是中国人,只要你的胸膛里还跳跃着一颗中国心,你就一定难忘今年7月1日上午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关键词:  《唱支山歌给党听》2021-07-19
-
中国曲艺的百年历程
毛泽东主席(右一)与侯宝林(左三)等艺术家在一起 一九四六年曾在延安给毛主席说书的陕北说书艺术家韩起祥 1984年中央领导人陈云(右五)邀请曲艺界知名人士在中南海共度春节(右起:袁阔成、赵玉明、骆玉笙、高元均、陈云、邓力群、马增慧、罗杨、陶钝、侯宝林、刘兰芳) 新华社记者:李平摄 1958年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大会开幕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节点。
关键词:  曲艺202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