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尼采、康拉德直到科波拉:重读《现代启示录》
科波拉的野心之作 不出所料,尽管是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安排场次最多的一部外国经典(同时有IMAX和4K),《现代启示录》抢票时依然是“秒光”——这充分说明了无论当年的争议有多大,这部1979年拍摄的电影已经获得了“经典性”。
关键词:  《现代启示录》2020-09-11
-
民族歌舞剧《郑律成》明年晋京首演
9月3日,由延边大学主办,延边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承办,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共同支持的原创民族歌舞剧《郑律成》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
关键词:  《郑律成》2020-09-11
-
“红头巾”抒写的女性史诗
“下南洋”是明清以降以闽粤两省为主的普通中国社会群体,凭借“过番”的艰辛开拓,推进不同族群间的理解与认同,实现华人融入世界、创造生活奇迹的人类迁徙发展经验。
-
隐匿与回望
归隐是生命的一种至高境界,华彩乐章之后的幽深淡远,曾令多少艺术家留下传世之作。
关键词:  《回望·富春山居》2020-09-11
-
名人监制网剧难避挂名之嫌
近年来随着网络剧的快速发展,在网剧的制作领域逐渐呈现出一个显性的现象:网剧开始吸引知名电影导演“进驻”,担任监制。
关键词:  网剧2020-09-02
-
大银幕优质电影仍是生活必需品
受疫情影响,包括影院在内的大量公共场所在过去半年中暂停影业,这导致了全球电影业经历了长达半年的停摆。
-
传统童谣在新时代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当代儿童的教育资源非常充裕。
-
关不住的艺术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形势逐渐好转,全国不少地区的演出场所在充分做好防疫措施的情况下,正在有序恢复开放。
关键词:  戏剧2020-08-31
-
德彪西的音乐理念
图为德彪西钢琴曲《月光》唱片封面(资料图片) 印象派画家试图捕捉大自然中的飞逝瞬间,用微小的、轻敷的、甚至是模糊的笔触来作画。
-
墨 韵 文 心
书法家在笔墨训练中要经历的几个阶段 我们把从历朝历代到现在所有的书法家综合起来,用宏观的视野去看待不同人群、不同层级、不同的书法家,把他们放在一起做比较的时候,发现他们都要经过若干个阶段,也就是以下这样五个层级。
关键词:  书法家2020-08-26
-
“道技并重”方显书艺精魂
书学玄奥,存在简易之理。
-
边疆梦、行旅之人与记忆之景
近日新读了恩师韩子勇的新作《博格达》。
-
为北方民族文化赋形
当代中国工笔画正在发生迅疾而深彻的变化,很多工笔画家自觉尊奉传统文化和秉持当代意识,在抉发主题意蕴的同时不断创新艺术形式,努力将生命理念和人文情怀融入绘画创作中。
-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原则就是不能突破基本的专业伦理和道德底线
近20年来的中国公共艺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显著的变化是非常普及,而普及的原因是因为社会的重视,而社会的重视是因为有了公众的需要,所以,很多公众场所都在利用公共艺术来装点门面,为具体的场所增加艺术的氛围,从而吸引公众的眼球,扩大在公众中的社会影响,同时获得超于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公共艺术2020-08-26
-
融媒体时代如何捕捉凡人善举
2018年5月4日,在中共邯郸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的策划和推动下,邯郸广播电视台推出了融媒体新闻栏目《点赞邯郸人》。
-
创新传承节日文化 网上唱响秋月之声
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寄托着团圆祥和的美好愿望。
关键词:  “网络中国节”2020-08-24
-
抗战音乐的主体和主流
抗战音乐是个大概念、大课题,也是一个凝重的话题,凝集着深邃复杂的民族情结,也承载着宏阔丰富的历史内涵。
关键词:  抗战音乐2020-08-24
-
为了成为人类文明的“双翼” 艺术与科技共同进化了几千年
艺术与科学,一个是人类对“美”的感性表达,一个是人类求“真”的理性探索,看似迥然相异的两种认知方式,如今正以越来越多样化的方式融合在一起。
-
不断攀登戏曲研究的理论高峰
中国戏曲艺术生发于民间丰厚的文化土壤,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歌舞形式演绎历史故事与人生百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与情感家园。
关键词:  “前海学派”2020-08-21
-
触碰到观众心底最脆弱的那一处
话剧《因为有你》的主题“站位”高。
关键词:  《因为有你》20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