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显国风音乐的时代感
静物插画。
-
郭帆:以丰富细节夯实艺术想象
我们需要想象力,更需要把想象力转化为作品的具体方法,需要建设一套完备的电影工业体系——不光是设备和技术,更是流程和标准。
-
天空的性别:原住民文化中关于星辰的女性故事
易洛魁人把四季变化前天上的预兆叫作信差,就是那些从地平线升到夜空中的星座。
2023-01-30
-
为人创作,而不是为艺术而艺术
优雅、浪漫、美丽是许多人对捷克艺术家慕夏的第一印象。
2023-01-20
-
1939,黄河在咆哮
1939年的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抗日战争进入艰难的战略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日本侵略者手中。
2023-01-20
-
2022年中国电影:讴歌时代 鼓舞人心
面对疫情反复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电影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一批讴歌时代、鼓舞人心、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体现了中国电影人砥砺前行的使命担当。
-
主流价值与主流市场的协调统一
在第33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颁奖典礼上,《山海情》《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大决战》《功勋》等获得优秀电视剧奖;在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评选中,《觉醒年代》获最佳电视剧奖,《功勋》《山海情》等获优秀电视剧奖。
-
创艺强网新赛道 鉴美聚力铸辉煌
网络文艺正在成为文艺转型发展与跨越发展的新赛道。
-
以至美东方韵味重现古老诗画
“国潮”“国风”“汉服热”……近年来,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成为覆盖各圈层的“新流行”,由此带来的文艺现象层出不穷。
-
维特根斯坦的最后之书,居然是在研究颜色问题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年)在人生最后十五个月里,居然是在研究颜色问题,做了眼下这本《关于颜色的评论》(我们把它译为《论颜色》)的笔记。
-
是小猪妖太吓人,还是家长玻璃心?
国产动画剧集《中国奇谭》,收获极高口碑和关注度的同时,这几天也引发争议:有家长发帖称孩子看第一集被吓哭,“家长炮轰中国奇谭”一度登上热搜。
2023-01-14
-
电子榨菜:不止是场景消费下的娱乐需求
支起手机、解锁屏幕,追剧集综艺纪录片,刷各类短视频,正在成为很多人用餐时的新姿势。
2023-01-12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创新杂技传统技艺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023-01-09
-
张柠:壬寅初夏观影记
2020年春夏,四五十天没有出小区门,少了与自然和社会的亲近,但为我集中精力从事文学创作提供了条件,半年间写了9个中短篇小说,结集为《感伤故事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2023-01-07
-
传承戏曲文化 拓宽创作之路
2022年11月10日,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柏峪燕歌戏“社员剧团”应邀走出大山,带着传统剧目柏峪燕歌戏《小锦缎》,参加了由北京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戏剧家协会、北京天艺同歌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繁星戏剧村承办的“第九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以下简称艺术节)。
2023-01-06
-
当代书法教育功能小识
近20年,学者们纷纷以断代史研究的方式,相互接续,建构起完整的书法教育史。
2022-12-30
-
知识地层的话语关系
小机枪手在战斗中成长 沙 飞 摄 鲁迅与青年木刻家(左起:鲁迅、黄新波、曹白、白危、陈烟桥) 沙 飞 摄 沙飞(1912-1950)原名司徒传,曾用名司徒怀,祖籍广东省开平县,出生于广州。
关键词:  沙飞2022-12-30
-
寒冬雅趣:四季度艺术类图书盘点
一年转眼就到头了。
2022-12-30
-
运用数字艺术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2022-12-27
-
喜剧创作“融”起来
近年来,喜剧在文艺创作中颇受关注,喜剧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综艺不断涌现。
20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