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的丰富性再现——荒木见悟与中日儒学
“中国哲学的丰富性再现——荒木见悟与中日儒学国际研讨会”于2019年9月14日至15日在复旦大学举行,中日两国共30余位学者就荒木见悟教授(1917-2017)在中国哲学研究领域所做出的学术贡献及其研究方法,同时围绕中日儒学如何展示中国哲学丰富性等议题,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2019-09-23
-
第四届袁可嘉诗歌奖揭晓:余怒、杨铁军、霍俊明获奖
9月20日,第四届袁可嘉诗歌奖在宁波慈溪市举行颁奖典礼,诗人余怒凭《蜗牛》获得诗集奖,翻译家杨铁军凭《奥麦罗斯》获翻译奖,评论家霍俊明则凭借《转世的桃花》获诗学奖。
关键词:  袁可嘉诗歌奖2019-09-23
-
“托邦”五百年——托邦、乌托邦与敌托邦
自1516年托马斯·莫尔根据希腊文和拉丁文生造出“乌托邦”(Utopia)一词以来,这一概念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逐渐成为现代政治文化领域最重要的通用词语之一。
关键词:  乌托邦2019-09-23
-
你所不知道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皮兰德娄
四个转折点:息息相关的命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路易吉.皮兰德娄的一生有好几个转折点。
-
译者:传播文明的“驿马”
陌生的词句转化为熟悉的语言,沟通了不同的社会和文明,把缤纷的世界呈现在更多人眼前。
关键词:  翻译2019-09-20
-
加拿大85岁作家吉布森去世,与阿特伍德相伴几十年
9月18日,加拿大作家格雷姆·吉布森(Graeme Gibson)去世,享年85岁。
关键词:  格雷姆·吉布森2019-09-20
-
国际学者汇聚天一阁,探讨汉字活字的古今东西
与雕版印刷相并行,汉字活字印刷在世界范围内也源远流长,且影响更为深远。
关键词:  汉字活字2019-09-19
-
王汎森:为什么要阅读经典
朱敬一院士发起在高中生人文社会科学营十周年之际讲读中西经典,我相当赞同这个提议。
关键词:  王汎森2019-09-16
-
诺奖公布之前,打开未知的挪威文学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确定于10月10日公布,大家都翘首企盼本届将同时公布两位获奖作家是谁(2018年和2019年)。
2019-09-12
-
文学是不可能的艺术,嫁接过去和未来
“每个人最终都会不可避免地失去天真,这是成长的可怕之处。
-
第三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用诗歌的魅力感召世界
在大熊猫基地看熊猫、宽窄巷子品尝茶烟和梅酒、杜甫草堂朗诵、篝火前翩翩起舞......9月4日至9月8日,来自25个国家、上百名中外诗人汇聚成都,迎接第三届成都国际诗歌周。
2019-09-11
-
《使女的故事》续作出版,伦敦首发盛况堪比《哈利·波特》
伦敦当地时间9月10日零点,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现身伦敦,与成千上万的读者一同迎来了她的新书《遗嘱》(The Testaments)的正式发行。
关键词:  使女的故事2019-09-11
-
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自传出中文版
9月9日,以色列前总理、总统西蒙·佩雷斯之子舍米·佩雷斯受邀来到北京,讲述他父亲的自传《大梦无疆:勇气、想象和现代以色列的建立》背后的故事。
关键词:  佩雷斯2019-09-10
-
李洱、邱华栋对话库切新作
“对汉语文学来讲,库切比马尔克斯重要得多”。
关键词:  库切2019-09-10
-
在川大“寻找”何伟,同事评价:他很谦虚,不像知名作家
近日,知名写作者何伟(原名彼得海瑟勒)通过邮件向澎湃新闻确认,他已回到中国,任教于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并教授“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  何伟2019-09-08
-
首批“中国图书阅览室” 在蒙古国挂牌成立
以向蒙古国广大读者展示和介绍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首批三家“中国图书阅览室”5日先后在蒙古国国立教育大学、蒙古国国家少儿图书馆、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挂牌成立。
关键词:  中国图书阅览室2019-09-06
-
《至高权力》:罗斯福与“填塞法院计划”
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股市暴跌,银行倒闭,失业率飙升。
2019-09-06
-
中国作家与悉尼华人文学界人士探讨文学发展走向
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率领的中国作家代表团,3日下午来到悉尼Campsie图书馆,与近百名当地华人文学界人士和读者一起,探讨文学发展走向。
关键词:  中国文学2019-09-05
-
“世界文学经典文库”启动仪式举行
9月3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与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恳谈会暨“世界文学经典文库”启动仪式,在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12楼会议室举行。
2019-09-05
-
首届亚洲作家论坛在哈萨克斯坦首都开幕
首届亚洲作家论坛当地时间4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