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如何重新审视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何从风雷激荡的表象中揭示本质和规律,总体性地理解自身、面向未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
日本出版人:《三体》在日脱销,让更多读者了解中国小说
日本顶级游戏设计师小岛秀夫一直是《三体》的忠实拥趸 一上市就卖到脱销,《三体》大受日本读者喜爱。
-
“阅读文学经典”第二季,余中先开讲《巴黎圣母院》
6月至8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首都图书馆举办的“阅读文学经典”系列讲座第二季将如期举办,主题内容为“世界文学”阅读,开启世界文学之旅。
-
践行中国文学走出去
这些年文坛新闻热点之一,就是各路作家、编辑和出版社,为配合国家“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而动作频频,希望能在海外有所斩获。
2019-07-08
-
澳大利亚女作家的中国情缘
距悉尼100公里的蓝山,是澳大利亚艺术家喜欢聚居的地方,传记作家玛丽拉·诺斯(Marilla North)也是其中之一。
2019-07-08
-
近代中国第一部长篇翻译小说《昕夕闲谈》
1873年1月至1875年1月,申报馆文学月刊《瀛寰琐纪》连载了由“西国名士”所撰、“蠡勺居士”所译长篇小说《昕夕闲谈》,分三卷52节,上卷18节,次卷13节,三卷24节。
-
《M.世纪之子》获意大利斯特雷加文学奖
7月4日晚,斯特雷加文学奖最终获奖者评选及颁奖典礼在罗马茱莉亚别墅举行。
2019-07-06
-
村上春树反对以自己名字设文学奖:可以给奖学金
“之所以这部新书叫《猫头鹰在黄昏起飞》,有一个原因是跟他之前创作的小说《刺杀骑士团长》有关,第五章里也写到了一只猫头鹰。
2019-07-05
-
他用不妥协的反讽 挽留着尘世之爱
“对于那种毕业四五十年之后的聚会,教育部真该明令禁止。
2019-07-05
-
中英版权研讨会在苏州举行
7月1日,中英版权研讨会在苏州举行。
2019-07-04
-
巴黎圣母院与《巴黎圣母院》的相互造就
在亲临巴黎圣母院瞻仰胜迹之前,翻译家余中先早已熟读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同名著作,小说中雨果对巴黎和圣母院的描述给余中先造成了挥之不去、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
英国出版商协会公布2018年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越来越多用户选择“听书”
英国出版商协会近日公布了2018年度出版产业报告,报告显示,英国去年包括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等在内的出版物总销售额为60亿英镑,较前年上升2%。
2019-07-03
-
《布罗茨基诗歌全集》首次引进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约瑟夫·布罗茨基在1987年47岁时就以“出神入化”“韵律优美”“如交响乐一般丰富”的诗篇摘得诺贝尔文学奖,如今,采用公认最权威的俄语版本为翻译底本的《布罗茨基诗歌全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出版。
-
学者谈捷克文学:从哈谢克的《好兵帅克》到米兰·昆德拉
“捷克文学有着好几种传统,既有卡夫卡现代的传统,又有着哈谢克幽默讽刺的传统。
2019-07-02
-
今年夏天读什么
《影片》,莉莲·罗斯(“Picture,”by Lillian Ross) 莉莲·罗斯的《影片》初次出版于1952年,现在令人欣喜地在“纽约书评经典书系”再版。
2019-07-02
-
《纳博科夫传》:他承诺要给读者幸福
纳博科夫相信,每个个体,每个生灵,每部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一个世界。
2019-07-02
-
译笔搭桥 沟通世界
译者应耐得住寂寞,但这寂寞并不孤独,翻译搭成的桥不仅联系译者和作者,也联系着两种不同文化和文明,联系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所以,再寂寞也值得 有人曾拿着王勃五言绝句《山中》去问朱光潜,“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2019-07-02
-
捷克作家斯维拉克“布拉格故事集”首次译介中国
卡夫卡、昆德拉……这些是中国读者非常熟悉的捷克文学巨匠,近日,又一位捷克当代文学大家进入读者的视野,他就是斯维拉克。
2019-07-01
-
“作家,毕加索”:马拉加天才不为人知的一面
6月26日起,北京塞万提斯学院与马拉加毕加索博物馆合作,举办题为“作家,毕加索”的展览,展示西班牙天才艺术大师巴勃罗·毕加索最不为人知的一面——这位西班牙马拉加的艺术天才不仅在20世纪对西方绘画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是一位诗人。
2019-06-28
-
中国作品在美国崭露头角
美国著名学者兼中国史研究专家罗斯·特里尔1980年出版的著作《毛泽东传》(Mao:A Biography)被誉为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中最受推崇、最畅销的作品之一。
201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