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剧与瘟疫,阿尔托的残酷美学
【编者按】疫情之下,“复旦通识”组织“学人疫思”系列,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邀请不同学科的教师撰文,从各自的专业领域与学术兴趣出发,对疫情展开不同角度的讨论,进行跨学科的深入解读和分析。
-
多种策兰新书出版
连日来,德语报章对策兰多有纪念,相关图书也在陆续上市。
-
震惊:西方现代文学审美机制的生成——以自然主义、现代主义为中心的考察
摘 要 在西方传统的审美机制中,教化是通过输出愉悦的文本策略达成的;直接发端于自然主义文本常有的那种冷峻、粗犷与狞厉,西方现代作家义无反顾地诉诸文本的震惊效应。
2020-05-15
-
特定时空下的普希金和契诃夫
1830年秋,霍乱在俄国大规模爆发。
-
改元之年的日本文学
《热源》 2019年4月30日,日本明仁天皇退位,平成时代落下帷幕。
-
钟娜&祝羽捷:萨利·鲁尼与简·奥斯汀,如何“和而不同”
近日,讲述青春成长故事的BBC电视剧《普通人》(Normal People)热播,获得了8.9分豆瓣高分。
-
疫期笔记 | 米亚·科托:人类的傲慢毫无根据,却根深蒂固
【编者按】疫情还在世界蔓延。
-
当代波兰戏剧观察:漫漫长夜里的“掌灯人”
“贫困时代诗人何为”,200多年前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在哀歌《面包和酒(第7节)》中发出了时代之问。
-
瘟疫的隐喻|《面纱》:不确定的世界,不确定的毛姆
【引言】1978年,遭受癌症折磨的苏珊·桑塔格完成了《疾病的隐喻》,疾病的切肤体验和日常遭际,让她获得了一种观察角度,对文学传统中的疾病话语予以审视和剖析。
-
纪念席勒逝世215周年:他始终像一颗明星闪耀在天际
1805年的5月9日,席勒逝世。
-
巴黎疫事|不合时宜的夏多布里昂
【编者按】在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平静下来,而在欧美,疫情依然在肆虐。
2020-05-09
-
大流行病如何潜入文学作品?
1918年10月,一种可以杀死五千万至一亿人口的新型流感病毒在欧洲肆虐,美国作家凯瑟琳·安妮·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er)险些因此丧生,这段意识模糊的经历被她称作“幸福的愿景”。
-
科辛斯基:被涂污的鸟与行走的信用卡
【编者按】波兰裔美国作家耶日·科辛斯基,1991年自杀身亡。
-
“哈利·波特”读书之夜首次线上举办
2020年是“哈利·波特”系列图书引进中国的第20个年头。
关键词: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05-07
-
数字化时代,我们如何解读纸质书的价值
十九世纪末,世界各地的大城市依旧是马车的天下。
-
书店关门、亚马逊不送书⋯⋯德国书业如何面对疫情
今年1月、2月的时候,对于在德国生活的人来说,疫情似乎还很遥远,一切还在照常进行。
-
2020年普利策奖揭晓,怀特黑德二度获得小说奖
当地时间5月4日星期一,普利策奖行政官达娜·坎迪(Dana Canedy)通过视频在Pulitzer.org上宣布了2020年普利策奖。
-
专访| 普利策奖得主怀特黑德:妄想有用
编者按:美国当地时间2020年5月4日,普利策获奖名单公布。
-
科尔森·怀特黑德再次获得普利策小说奖
当地时间5月4日星期一,普利策行政管理人员达娜·坎迪(Dana Canedy)通过视频在Pulitzer.org上宣布了2020年普利策奖。
-
疫期笔记|沙朗斯基:把世界理解为有机体,生死攸关
【编者按】疫情还在世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