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东《诗人的诞生》:诗歌作为一门“清空”的艺术
“清空”或许是韩东这次诗歌课最重要的观念之一。
2024-06-02
-
邓一光《骨头城堡》兼论其他:落寞者内心的柔软
邓一光迁居深圳后,写了五十多篇以深圳人为题材的中短篇小说,可看作他写作理念的一种延伸,他的城市文学书写,呈现出极富中国式后现代意味的独特美学风貌,拓展了中国当代城市文学的边界。
2024-06-02
-
王顺法《苏南的雪》:书写变革时代成长起来的乡村新人
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王顺法在长篇新作《苏南的雪》中塑造的主人公王子清和巧芝,可以说是新一代的创业者,是在前一代人有收获有得失的创业道路上继续前行的文学新人形象。
2024-06-02
-
小说集《黑金》:日久他乡即故乡
《黑金》依然秉承着何喜东不变的文学信仰,以石油生活为素材,以石油精神为坐标。
2024-06-02
-
刘克中《中国大港》读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载道”
《中国大港》以地域文化特性塑造人物性格,以“博物”叙事为我们打开了认识海洋的视界,以日常生活叙事为手段完成了宏大叙事的“载道”目的,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思路,积累了新经验。
2024-06-02
-
命运及其象征物
《海礁石》的主人公,能带读者体会命运感。
2024-06-01
-
谈李少君的诗:一种精神宣示——“我是有大海的人”
李少君被誉为“自然诗人”,在他的诗中,大自然不仅是人类的诗情,更是人类的母巢、依托、拯救者,他并不想对现实中人类的困境进行思辨,而是从人自身的诗性处境中揭示人与自然之间的秘密。
2024-06-01
-
我们亲在的云梦泽家乡
2015年开始,舒飞廉在武汉高校授课之余,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居住在家乡孝感农村。
2024-05-31
-
《青春的方向》:寻找青春的真谛
在文学的浩瀚星海中,《青春的方向》宛如一颗独特而璀璨的星辰,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2024-05-31
-
徐剑报告文学《强国记》:思想者笔下的国之大者
这些年来,我一直用目光追赶着徐剑的足迹。
2024-05-31
-
任林举《江如练》:漓江之美 生态之思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因为桂林有一条美丽的漓江。
2024-05-31
-
写好山乡巨变中的人
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胜利完成,我国农村走向乡村全面振兴的新阶段。
2024-05-31
-
王彬长篇历史小说《丰泰庵》:好一碗枫露茶
我私淑作家、学者王彬先生学习研读《红楼梦》开始于2022年的夏天。
2024-05-31
-
淑女的人生舞步——读唐颖《淑女》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唐颖以上海为背景,创作了《美国来的妻子》《上东城晚宴》《个人主义的孤岛》等长篇小说,还有难以计数的中短篇小说和影视作品,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阐释着历史与人性,女性与认知,以及各种的欲望和欲念所带来的挣扎、痛苦,抑或是成功和毁灭。
2024-05-30
-
当一个画画的开始写字儿——看萧文亮的《大田百禾》
一个画画的,应该天然会写字儿。
2024-05-30
-
钟求是《地上的天空》:孤独的九种样态
在小说集《地上的天空》的腰封上印着这样一句话:“九个故事,九种人生”。
2024-05-30
-
一场跨越时空的“救赎”——评杨莎妮《箱中乾坤》
“想要让一个充满执念的人获得快乐,就必须切断这个人当下的世界观,切断他信仰的傲慢。
2024-05-29
-
春山的城堡——评鲍尔金娜《良夜尽头》
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多数读者,初读《良夜尽头》时恐怕都会感到些许不适。
2024-05-29
-
《千里江山图》中的“革命”与“有情”——以“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为切入点
摘要:《千里江山图》由正文三十四章(节)、“一封没有署名的信”及附录三部分构成。
2024-05-29
-
郭乔:“瞳距”之殇与暗疾修复
小说《瞳距》中,武静国因自幼年起长期佩戴眼镜造成瞳距过宽,面部呈“唐氏儿”畸形征象,他终其半生都在与自己的“瞳距”隐疾做着对抗:吃饭、洗澡、睡觉,甚至是夫妻之间的床事,都不可以摘下遮挡他面部缺陷的“面具”。
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