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兆言《刻骨铭心》:个人与历史的双重叙述
叶兆言对南京文化情有独钟,醉心于书写市井百姓的生活琐事。
2024-08-03
-
《上海凡人传》:凡人传奇的叙事辩证法
和晓的《上海凡人传》自2021年10月29日在起点中文网现实频道发布,至2022年2月27日完本,以历时四个月、持续日更逾4千字的进度,累积到全书49万字的体量。
2024-08-03
-
情感与新生——读晓航《拼图之城》
人至中年,如果有一个好友即将离你而去,你会选择一种怎样的方式去告别?这是读完《拼图之城》后,我的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问题。
2024-08-02
-
却问何方是故乡——陈应松《回山谷》简评
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一方面,大量乡村年轻人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追逐自己的梦想;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村落正在消失,那些走出乡村的人离故乡越来越远,这既是地理上的距离,也是精神上的距离。
2024-08-02
-
为了告别的时光——评林森《乌云之光》
林森的中篇小说《乌云之光》(原载2024年第2期《十月》)或可看作是对少年时光的一次回顾和审视。
2024-08-02
-
精神高地的审美铸造——《西高地行记》的解读
一名文学接受者或文学评论家,从数以万计的作家作品里,挑选其中的一部散文集进行细细品读,并能够从中读出点儿什么,原因是特色鲜明的题材选择和主旨凸显,还是内蕴深沉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思想,抑或是新意特出的艺术方式和审美表达?这无疑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2024-08-02
-
张战散文《雨梯上》:以爱和诗谱写时光之美
张战的散文集《雨梯上》日前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2024-08-02
-
《8000年的凝视》:汉字的荣光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盛大荣光。
2024-08-02
-
类型的,历史的,象征的
拖雷的《破雾者》以1941年8月8日为故事讲述起点,以归绥城这一日控北部城市为发生地,展现了谍战题材惯常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谍战密局,在日军、伪蒙军、蒙政会(伪蒙疆政权)、国民党(军统中统)和抗救会(共产党领导下的绥蒙各界抗日救国会)游击队五重力量之外,加入苏联控制的拉姆沙国际情报小组,六股力量相互搏杀,还穿插有土匪的骚扰,共同放置在大风呼啸、风雪飘摇的归绥城。
2024-08-02
-
斑驳树影里的西西弗斯——评《爆破游戏》
概述舒颖的新短篇《爆破游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小说里出现的许多事物和场景,被赋予不同层次的黑色,我们难以辨认它们的轮廓,只能听到它们在幽暗处交响和鸣。
2024-08-01
-
王忆《渡》:渡什么?如何渡?
正如小说的标题所明确显示出的那样,王忆的短篇小说《渡》(载《钟山》2024年第3期)所集中讲述的,是一个如何超度人生苦厄的故事。
2024-08-01
-
汪曾祺《山河故人》:“食”“味”自然
汪曾祺走南闯北,美食为先,春韭秋葵、时蔬野菜、高邮咸鸭蛋、昆明汽锅鸡,从家园小食到地方名吃,穿透文字,四溢飘香。
2024-08-01
-
毕淑敏《幸福的香气》:用温暖笔触诠释幸福要义
用细腻文字和温暖笔触写就的《幸福的香气》,是作家毕淑敏的随笔集。
2024-08-01
-
唐颖新作《淑女》:“回家的诱惑”
透过《淑女》,我几乎介入到唐颖笔下的故事场域,这缘于作品对当下的深刻关联。
2024-08-01
-
《登春台》:以空间意象拓展精神视野
《登春台》(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布的“中国好书”2024年3月推荐书目)是格非写下的第十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创作的第一部小说。
2024-08-01
-
《去老万玉家》:青春旅程中的生命成长
张炜的长篇小说《去老万玉家》(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布的“中国好书”2024年4月推荐书目),是一部酝酿了四十余年的砥砺之作。
2024-08-01
-
张国云《山海情》:援藏人生的精神张力与诗意表达
一个人与世界的尺度应该怎样去丈量,张国云的长篇纪实文学《山海情》(浙江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可以说是一个最好的范例。
2024-08-01
-
沙冒智化《重生西藏》:一个敏感的灵魂和一种非凡的思想深度
中国西藏作家沙冒智化的作品中展现了一个敏感的灵魂和一种非凡的思想深度。
2024-07-31
-
小时代的抒情声音——浅论过程写作视野下的散文写作
● 摘 要 散文作为一种抒情文体,其抒情特征贯穿写作过程的所有环节,本文以写作过程为线索,探索散文抒情在散文写作各阶段的实现方法。
2024-07-31
-
心象•意象•幻象——评穆萨的小说《去海边》
从小说《去海边》涵纳的杀人与自杀、逃逸与救赎、偶然与反转的故事碎片来看,它本可以被写成类似于莫泊桑的《项链》、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之类的传统故事型小说。
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