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意写作视域下中国化非虚构性写作概念探究
● 摘 要 非虚构性写作是创意写作中国化过程中最需厘定的关键概念之一。
2024-10-17
-
张学昕:短篇小说的“异秉”和“气理”
我在谈及小说写作的时候,常以作家叙事的“感觉结构”的概念来思考、分析作家处理现实生活的叙事策略和方法。
2024-10-17
-
童话故事的反向度书写——评张天翼《白雪》
只要读一下开头“就跟很多童话故事一样,有好人坏人,有继母,有矮人,有婚礼,有一些小动物,有跟动物说话的女孩,有勇士,还有个快乐的结局”的这一段文字,再联系小说的标题“白雪”,那些曾经接触过格林童话的读者,大都会把张天翼的短篇小说《白雪》(载《收获》2024年第5期)与格林兄弟著名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联系在一起。
2024-10-16
-
“新南方文学”的写实路径与多元价值——以近年来广东非虚构文学创作为例
相比较“新东北文学”,“新南方文学”或曰“新南方写作”的命名似乎更具不确定性。
2024-10-15
-
潘海天——在火星建设美丽新世界
胡学文创作丰厚,今年在《钟山》第3-4期上连载推出三十多万字的新长篇《龙凤歌》。
2024-10-15
-
《饿兔子跳》:欲望的刀锋与人性的黑洞
老晃的小说致力呈现千姿百态的人性面影,他犹如一个孤独的猎手在平静如水的日常生活中开掘和勘探着波澜不惊的故事之弧,他的叙事层峦叠嶂而峰回路转,充盈着东野圭吾式冷峻的悬疑魅力,既有寒冰般的凛冽荒寒,又不乏春风拂面的温暖动人。
2024-10-15
-
在文艺政策指引下藏族作家创作的“涌动、丰收、转向”
新时代回望藏族作家创作取得的丰厚成果,不外乎有两大因素:一是文学自身的发展,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政策指引。
2024-10-15
-
格非《登春台》读札:生命之树长青
翻开格非新作《登春台》,众生喧哗之声入耳。
2024-10-15
-
“述行”的诗学:民族性、女性意识及“谦卑”语言
不久前,黄芳诗集《落下来》获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这是继《是蓝,是一切》《听她说》《一直很安静》《风一直在吹》等之后的她的另一部作品集。
2024-10-15
-
《少年的远方》:远方与故乡的召唤
没有少年不向往远方,没有远方不可抵达。
2024-10-15
-
张柠:小说、散文与《豆青》
《豆青》,许冬林 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24年9月 许冬林到北师大创作研究生班读书之前就小有文名。
2024-10-14
-
刘咏哲:于纵横之外求索新的可能
方寸纹枰在纵横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维度?看似荒诞不经的猜想,在吴清缘的笔下铺衍出关于物理空间的精彩演绎。
2024-10-13
-
烟火璀璨、霞雾氤氲——论《烟霞里》的精神图景
摘要:在《烟霞里》中,魏微对1970—2011年间的故乡风景与情感记忆、时代风潮与生命体验、日常生活与个体感受进行细绘与深描,打开了一幅“三千里山河故园,四十载人世编年”的图景。
2024-10-13
-
《星空与半棵树》:批判性、超越性以及象征性
《星空与半棵树》是一部具有较强批判性的现实主义小说,当我阅读这部小说时,不断被它的深刻的内容所震撼。
2024-10-13
-
《撒一把海盐 听一听风声》:人文之美与深刻意蕴
翻开海南青年作家严奇的新作,一股清新脱俗的气息扑面而来。
2024-10-13
-
《庞余亮散文》:露珠般的清澈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年轻的庞余亮就以他的诗歌才华闪耀文坛。
2024-10-13
-
将仰望星空的职业视作挚爱
孟星高,家境贫寒的大地震幸存者。
2024-10-13
-
对东坡诗酒年华的真诚追摹
有书自快递来,不亦乐乎!启封一看,是汉东君又一部大书——《诗酒书年华:钱汉东书苏轼诗词百首》(以下简称《诗酒书年华》)。
2024-10-13
-
三重向度读“金字塔的国度”
《金字塔的国度》一书,从古埃及文明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化艺术、王权政体、风俗习惯、考古发掘、文字解读、文明交融等多方面进行解读,让同属于古老文明国度的中国读者轻松推开古埃及这扇神秘的历史大门,探寻这个“法老国度”的未解之谜。
2024-10-13
-
自然文学中的温润哀伤与朴素哲思
“写作起源于心灵在记忆中的漫游,着眼于细处的铺陈。
202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