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南方之南”:潮汐、板块、走廊、风土
“南方”是世界文学古老的命题,在中国文学中也源远流长,从《楚辞》传统到晚近的江南想象都可以作如是观。
2024-07-31
-
女性视角之于科幻文学的意义
这是“新女性写作专栏”的第四期,也是“科幻女作家专号”。
2024-07-31
-
“硬核”软用,彰显主题性创作的柔性
主题性创作因为是围绕重大事件展开的文学创作,聚焦的是时代精神和时代强音,所以无疑是一种“硬核”创作。
2024-07-31
-
亲情散文浓易淡难
从广大散文写作者的具体创作实践看,亲情散文仍然在整个散文创作中占据很大比重。
2024-07-31
-
对时代经验的敏锐捕捉
2024年6月以来,《人民文学》《当代》《十月》《北京文学》《青年文学》《中国作家》陆续推出了新刊。
2024-07-31
-
《忘不了的你》:聆听时代曲
王莫之的中篇小说《忘不了的你》(《上海文学》2024年第6期)讲述了20世纪上海音乐人徐伟升、梁曼音的“时代曲”故事。
2024-07-31
-
以回到过去的方式抵达未来
科幻小说一个重要支点,就是“未来”。
2024-07-31
-
探索智能时代的存在实验
当“元宇宙”的讨论热度似乎开始下降的时候,人工智能技术在2024年的飞跃发展又给人们带来了新一轮的冲击:1月初,北京红棉小冰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启动“GPT克隆人”计划;2月中旬,OpenAI公司推出可以由文字生成高质量视频的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Sora,使AI在创造力提升方面大大前进了一步。
2024-07-31
-
《猎人之死》:不可靠记忆与非线性死亡
记忆是缪斯的母亲谟涅摩叙涅的礼物,死亡则是文学的永恒命题。
2024-07-30
-
依依墟里烟,浓浓东北情——《草木志》
近年来,作家们推出了一大批以艺术真实作为创作出发点、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现实生活的作品,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2024-07-30
-
五棵竹子:论当代小说的创意过程
● 摘 要 借用艺术理论中郑板桥关于竹子的创作过程论,当代小说的从创意到呈现,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多重现实的“江畔之竹”、视角观察的“眼中之竹”、构思拟想的“胸中之竹”、形式表达的 “手中之竹”与自由表述的“心中无竹”。
2024-07-30
-
美丽旧世界
刘日是小说创作的新人,三十岁才开始写。
2024-07-30
-
别在童年记忆尽头的回形针
一 叙述童年,几乎可以视作我们精神成长和心智成熟的显著标志或天然尺度。
2024-07-30
-
三害除周处——《截岔往事》的历史与寓言
“我”的父亲有个秘密:他藏着一个小本子,上面写着几十个人的名字,是他猜测的杀害爷爷的嫌疑人。
2024-07-29
-
报告文学如何选择题材、提升文学品质
这些年,在文学圈里,“非虚构”这个词很火,与之相对应的是口述实录、田野调查等多种纪实形式。
2024-07-29
-
当代文学“地方化”发展的“日照路径”探析
新时代中国文化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2024-07-29
-
《脉》:建基于人性内涵透视之上的家国叙事
最近以长篇小说《脉》(作家出版社2024年1月)而引起文坛广泛注意的江苏常州作家庄深,其社会身份既是一位工程师,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
2024-07-29
-
小说、“时光代理人”与收集者拉班·扫马
我们以文学的、小说的形式编织起我们的生活,使其环环相扣、因果连贯。
2024-07-29
-
《安南想象》:“那个世界原本精彩纷呈得多……”
在阅读《安南想象:交趾地方的奇迹、异物、幽灵和古怪》的过程中,我不知道有多少次不得不停下来,到作者的自序里去确认,这真的是一本小说集吗? 似乎在制造间离效果,《安南想象》采用了常见于古典文献的双行夹注格式。
2024-07-29
-
方志性写作与当代小说诗学
周保欣教授的学术新著《地方志与中国当代小说诗学建构》以地方志作为当代小说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系统观照地方志对当代小说的形态学塑造,探勘方志性写作与当代小说的理论建构,在宏通的小说史视野中提炼地方志型构的小说诗学样态。
202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