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死而生》:尊重差异,文学如何疗愈残缺
一位重要作家,能够将目光转向社会中的残疾人群体,深入他们的生活,体验他们的酸甜苦辣,以他们为主角写作一部长篇小说,是很令人尊敬的。
2025-01-09
-
捕捉日常生活中的善意和希望——读邹谨忆《爱神花园》
二十多年前还在湖南师范大学中文基地班读书时,我曾读过邹谨忆的若干短篇小说。
2025-01-08
-
勇担新的文化使命
报告文学这种文体是行走的文学,报告文学作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思想家和行走者,报告文学作家一定要在现场,每一次的采访都应该是苦行僧似的朝拜。
2025-01-08
-
诗人永远是故乡的歌手——致诗人晓雪九十华诞
如果我们回到不同的语言世界,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不同的民族中,一定会有许多极为相似的东西,譬如诗人的产生和出现,就与其故土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充满灵气的自然环境有着某种隐秘的关联。
2025-01-08
-
细致调查与艺术呈现相结合
因为对家乡情有独钟,对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的生活状况有着深入了解,散文家李育善迄今为止的创作,包括这部《商山草医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4年10月出版),笔触主要聚焦在商洛这片沃土上。
2025-01-08
-
长篇小说《体察师的日子》:深潜入生活的日常
绍国没打招呼,从温州给我寄来他的新著《体察师的日子》,打开包裹一看,哦长篇小说。
2025-01-08
-
《人生当有》读札:人生万象的自在领悟
肖凌之新近出版的随笔集以《人生当有》为题,以“有”陈述“人生”,自有深意藏焉。
2025-01-08
-
打开选本研究的新路径
徐勇的新著《作为方法的“选本编纂”与当代新诗》借助他研究多年的文学选本,实现了“跳出文献看选本”,重访中国当代新诗发展历史现场,勾勒出一幅有因、有理、有节的当代新诗脉络图景,展示了选本作为一种文学史或文学思潮研究方法的可能性。
2025-01-08
-
借“一跃”的勇气,绘就文学的图景
顾文艳的小说集《一跃而下》内含5则短篇,宛如山峦,其间峰谷相间。
2025-01-08
-
重返虚构与重塑历史——叶兆言《璩家花园》六人谈
开栏的话 特邀主持:韩松刚 江苏省作协创研室副主任、青年批评家,著有《词的黑暗》《谎言的默许》《当代江南小说论》等。
2025-01-07
-
绕树三匝,终于有枝可依——论贾平凹《河山传》中的城乡“对望”
贾平凹是一位介入现实能力极强的当代作家,在他的长篇小说《河山传》中,我们看到了农民进城后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
2025-01-07
-
《猛虎下山》:中年写作、常态特征与先锋意识
李修文是“70后”作家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不仅作为编辑直接策划了“70后”作家的首次出场,而且以作家身份参与了新生代作家韩东、朱文发起的“断裂”问卷调查;1990年代,李修文书写了大量至美至幻的“仿古小说”,一时洛阳纸贵,成为文坛佳话,“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
2025-01-07
-
一位有心有肺、有情有义的“神经病”
在《富贵如云》中,刘汀以回忆视角引入了一位极为特殊的人物——富贵哥,从而为“新北京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独一无二的“这一个”。
2025-01-07
-
破碎的圆——《安徒生的花园》读札
青年作家周婉京的小说《安徒生的花园》中,开局便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圆,伴随圆和圆心的“我”,一个自称“大伯”的陌生人,还有他一系列骗人的“戏法”,拉开了故事的序幕,也焊定了小说的人物命运。
2025-01-07
-
温柔和温暖的倾诉——读吉建芳《我对面的我》
许多年前,在不少杂志读过吉建芳不少散文,我喜欢她的散文作品,拥有女性的温柔和温暖,她的文字精益求精,行文洒脱,笔法严谨,故事性强,所以好看,生机盎然,所以好读,读了这本散文集《我对面的我》,又一次深深打动了我,一位知性的当代女作家,她的散文摇曳多姿,她不仅写了别人,更表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书名《我对面的我》,当她审视和回望自己,我才真正走进了她的内心世界,她的创作美学多元立体,诗意叙事感人肺腑,五十篇散文就像五十朵花。
2025-01-07
-
王雨长篇小说《向死而生》:如何疗愈,怎样文学
本土作家王雨历年来的写作至少有两个方向。
2025-01-06
-
王雨长篇小说《向死而生》:扼住命运的咽喉
作家王雨新作长篇小说《向死而生》最近出版,作品彰显了主人公俞帅奇痛苦的奋斗人生。
2025-01-06
-
杨献平:传统与新变:生命痕迹与时代表达 ——《胶东文学》2024 年栏目述评
杨献平,河北沙河人。
2025-01-06
-
“现代性”的路还有多长——近期中篇小说创作的一个方面
● 摘 要 现代性主要是西方几个世纪前缔造的。
2025-01-06
-
中国浪漫主义诗学的当代建构——论迟子建小说的思想与审美意义
内容提要 迟子建的小说具有个性鲜明的浪漫主义诗学特征。
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