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以继承,如何创新——刘亮程《本巴》与英雄史诗《江格尔》关系探赜
《本巴》是新疆作家刘亮程20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并于2023年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可谓刘亮程小说创作的里程碑。
2025-01-06
-
论余华的文学理论及其思想来源
内容提要 余华对文学有非常深刻的思考,写作了大量的文学随笔,在重要的文学理论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独立看法。
2025-01-06
-
王蒙的阅读史与小说文体创新关系研究
内容提要 人民艺术家王蒙的创作贯穿整个中国当代文学,通过系统阐发其阅读史、情感结构与小说文体创新之间的内在关联,可以为探讨文学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的经验空间、研究路径与理论范式。
2025-01-06
-
在互动中切近生活要害——崔曼莉《羊毛苹果》简评
崔曼莉以写职场小说而声名鹊起,2008年,其长篇小说《浮沉》风靡一时,京城内外,职场女性几乎人手一册。
2025-01-06
-
心猿意马——评朱琺《安南想象》
在毅然决然告别豆瓣之前,朱琺的“豆名”叫“马达+s+狐猴”,有的文章会加上标记“马……猴案”。
2025-01-06
-
地域书写的祛魅与复魅
站在“我”的位置书写,以第一层母语地域文化作为基础,如果三个同心圆穿通而过,写澄海的一条闲街,它同时也是岭南的闲街,同时也代表了东方文明的闲街,那么,它便既是地域的又是超地域的,它便既是地域性的,又是世界性的。
2025-01-06
-
汗漫:重绘一种上海肖像
变化中的上海、中国和世界,需要新观察、新言说,以确立其存在。
2025-01-06
-
2024文学关键词(二)
“两个计划”与“新大众文艺” 白 烨:回望和检视2024年的文坛,有许多可读可思的作品让人读后难忘,有不少可圈可点的事件令人印象深刻。
2025-01-06
-
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结合研究秦史
《秦国早期历史之重构》 程平山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程平山《秦国早期历史之重构》一书系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出版资助项目,全书约八十万字。
2025-01-04
-
《从家国到家园:南开往事》:家国之史 家园之诗
不久前出版的《从家国到家园:南开往事》,堪称为百年南开历史绘就的一道书香风景,也是作家黄桂元精研史料、潜心写就的一部厚重的心血之作。
2025-01-03
-
时代凝望:从本土情怀到世界文学的回响
育邦是当代诗坛70后小说家、诗人的代表之一。
2025-01-03
-
不疯魔,不成佛——论《猛虎下山》的志怪叙事与癫狂美学
一 在中国当代小说常见的叙事场景里,最不缺少生死场、疯人院和伊甸园这一类文化景观。
2025-01-03
-
绕树三匝,终于有枝可依——论贾平凹《河山传》中的城乡“对望”
贾平凹是一位介入现实能力极强的当代作家,在他的长篇小说《河山传》中,我们看到了农民进城后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
2025-01-03
-
逆西方现代性的当代摄构与书写实践——陈晓明的文学批评与中国式现代化关系阐释
《陈晓明文集》2023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是陈晓明学术思想的高度浓缩与硬核展示。
2025-01-03
-
《白云的白》:生存困境与情爱的纯真
作为当下文坛一位有代表性的军旅作家,裘山山这些年的小说创作,在聚焦和平时代军旅生活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关注视角投向了军旅生活之外广阔的现实生活世界,在这一方面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025-01-03
-
浮萍无根,亦有风景——评唐诗短篇小说《浮平》
唐诗是湖南郴州人,一直在深圳打工。
2025-01-02
-
情理:文学经验介入知识生成的话语基础
摘要:文学理论的知识生成不是理论内部的逻辑演绎,而是感性的文学经验介入理论话语所推动的知识创新。
2025-01-02
-
何以继承,如何创新——刘亮程《本巴》与英雄史诗《江格尔》关系探赜
《本巴》是新疆作家刘亮程20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并于2023年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可谓刘亮程小说创作的里程碑。
2025-01-02
-
李晓君《往昔书》:未来的路其实藏在过去
回顾往昔是一件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那些埋藏在记忆土壤中的往事像一块块形状各异又相互咬合的拼图,为我们拼凑出一个略显陌生却又无比真实的自己。
2025-01-02
-
胡竹峰《南游记》读后:流连大美山水间
古人推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山水游记就是行万里路的结晶,通过山川胜景和自然风物描写来抒发游性和心灵感悟。
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