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得
天忽然降温,朋友妻为他买了件厚实的冬衣。朋友试了试,很暖和,很轻盈,质感也很好。但看到标签上的价格,朋友的心“咯噔”了一下:太贵了!他在心里盘算了下,这个价格,相当于自己一个多月的工资。朋友坦承,这么贵的衣服,他是绝舍不得给自己买的。
朋友是个小气的人吗?不。他喜欢喝酒,再贵的酒,他都舍得,尤其与朋友们一起聚会的时候。他还喜欢写写画画,这并非他的专业,纯粹是业余爱好,按他自己的说法,随性涂鸦而已。但为了这个爱好,再贵的纸、笔、墨,他都舍得买。这两个方面,他出手极大方,从不犹豫。但你让他花钱为自己买衣服,他就是舍不得,哪怕几百元钱一件的普通衣物,他也觉得贵,不值,因而舍不得。
那么,朋友妻,是个花钱如流水的人吗?也不是。不但不是,恰恰相反,在很多人眼中,她是个节俭到有些抠门的人。有朋友说,有次他们一家去旅游,到了中午,一家人都又饿又累,山上只有一家餐厅,一碗大排面要三四十元钱,菜的价格几乎是山下的两倍。妻子只点了两碗面,一碗是丈夫的,一碗是女儿的,她坚称自己爬山累了,没胃口。他知道妻子其实并不是没胃口,也并非不饿,她只是舍不得。最后,在他的坚持下,她才和女儿分享了一碗面。
这样一个“吝啬”的女人,为丈夫、为女儿,却什么都舍得。单位组织旅游,单位出一半费用,个人拿另一半,她一合计,自己要拿出两三千元,算了,不去了。女儿暑假想参加一个游学夏令营,半个月,一万多元,她觉得这对女儿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所以,眼皮都没眨,就满口答应了。她自己穿的衣服,大多是网购的,价格实惠,而她给女儿和丈夫买的衣服,却都是大商场里买的,品牌的,她觉得那样的衣服,女儿穿着才健康,漂亮,丈夫穿了才体面,有档次。
很多时候,一个人舍得或舍不得,不纯粹是因为大方或小气,而是因为他的心里有杆秤,权衡它值不值当。为自己喜爱的人,或自己喜欢的事与物,再贵,也舍得;反之,纵使再便宜,也舍不得。我的一位同事,平常出门乘出租车都舍不得,却舍得每个月末都花几百元钱坐高铁回一趟老家,就为了专程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吃顿晚饭,因为他觉得这是值得的。
有的人,是对别人舍得,对自己舍不得。这样的人,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大方的人,他们有着宽广的胸怀。反过来,对自己很舍得,对别人却很抠门,锱铢必较,这样的人,往往小气,自私,心胸狭隘,格局不大。
有的人,对孩子特别舍得,孩子的要求、愿望,往往都会满足,他们是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有的人,对孩子舍不得,对自己的父母却很舍得,总希望在父母有生之年,能让他们吃好点,穿好点,住好点,安享幸福晚年。这样的爱,是出自一颗感恩之心。
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同一个物,以前舍得,现在不舍了,那肯定是因为不再喜欢了;以前不舍得,现在舍得了,那多半是因为喜欢上了,或者想通了。衡量一个人对你好不好,最靠不住的是语言,其实只要看看你喜欢的,他舍不舍得,就能大致判断出来了。
有舍得的,就必有舍不得的,反之亦然。一个人,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最终为物所累,为钱所困,为情所伤,戴着镣铐跳舞,就成了人生的奴隶。懂得舍得,就是明了生活的真谛。
更多
姚鄂梅:以笔为杖探向人性深处的暗礁与微光
“年轻时,写作是青春的自发倾吐,像《像天一样高》里对诗歌时代的追忆,那是没加任何雕琢的赤诚。随着年岁的增长,它逐渐蜕变为‘智慧型’的自觉表达。”
更多

“人民文艺”的香港之旅
1946至1949年间“人民文艺”在香港的历史际遇,尚未被充分关注……
更多
小说 | 象背上的路
《象背上的路》是一部以亚洲象群为视角的生态文学作品,聚焦象群在自然危机与人类干预下的生存抉择。故事以女族长阿帕查为核心,讲述其带领象群在暴雨、爆炸、推土机等灾难中艰难迁徙
散文 | 庄稼地
这个叫窠立台的小村,我熟悉每一片土地,对面的峁疙瘩,门根底的嘴巴子,都是生长我童年的一块块贫瘠的热土。我已有十五年没有扶犁耕地了,印在土地上的足迹,早叫时光收拾干净了。这
诗歌 | 风言诗简(两首)
风拆解云朵的密码,南山将褶皱叠成,一封永不投递的信笺。浮云在窗上洇染墨痕,每一滴水渍都暗藏密语。远岑缄默,校对月光的诗行。
散文 | 银滩度假散纪
车子到达小镇,已是午后。 天色湛蓝,宛似仰望着一片海域,丝丝缕缕的白云,便是张起的帆,陡然就看见太阳,真像一只孤零零的比目鱼,银晶晶的,在海水里泅渡。房子有蓝,也有绿的,
散文 | 心壤
花店里,一位客人总在怜惜、哀悼春天,老板娘说,春天没走远,只是散在土地里“打盹”,得靠自己“身体里的季节”来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