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九叶”诗人辛笛
来源:新民晚报 | 陆正伟  2025年07月08日06:54

四十年前,我在中国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从事会务工作时,上海团有位身着中山装、戴法兰帽、说话沙哑的老作家的访客不断。作协同事见我好奇,便介绍说,他是“九叶”诗人辛笛,早年“清华”毕业,赴英留学,在京朋友多。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辛笛、穆旦等九位诗人因风格较为接近而相互认同,逐渐形成了一个流派。1981年九人诗集征名,辛笛提议:咱们不能为红花,就当九叶吧,于是诗集命名为《九叶集》,9位诗人也被称为“九叶派”。我才知道点皮毛,便在辛笛面前“卖弄”起来。他听了说道:“那是过去的事啰。”

那时,辛笛刚当选上海作协副主席,来作协开会活动时,我爱听他讲与巴老的交往。那时,适逢中华大地复苏的好时光,他高兴了就蹬上“老坦克”去巴金家。我从巴老日记中对1978年辛笛上他家粗略统计就有三四十次。他俩共同的话题是外国文学,也聊曹禺、卞之琳、萧乾等朋友的近况。聊晚了,巴老还管饭。有时,巴老会陪友人上辛笛家品尝女主人徐文绮的现煮咖啡。一次,曹禺来沪,巴老陪他到辛笛家做客。事后,我见辛笛卧室里挂着老友相聚的合影。

1998年11月,辛笛在女儿圣思搀扶下来到巴金病房,进门后,他把新出版的《夜读书记》送巴老。巴老让我取精装本《再思录》回赠。此时,我见辛笛笑眯眯地站着看巴老写他和夫人之名。签过名后,巴老问:“你过去爱下小馆子,现在还去吗?”辛笛笑着说:“美食家是陆文夫,我现在连离家不远的‘梅龙镇’也去不了。”巴老又问:“你爱写旧体诗,还在写吗?”辛笛说:“旧体诗还在写,准备出一本集子。我今年86岁了,不知能否如愿。”巴老微笑着说:“我比你大八岁,你还年轻,还能写东西,我真羡慕你……”

2000年,我准备出本《世纪巴金》画册,贺巴老96华诞。万事俱备就缺序了。我心里很想请辛笛写,便向他开了口。辛笛一听是为巴金画册作序,立刻答应。没多久,我便拿到了《我所了解的巴金》一文。书出版后,出版社拿了30本请为画册作序并写书名及后记的辛笛、王元化、黄裳签名盖章,为失学儿童进行义拍。辛笛知道后即说:“这种善事该多做,快把书拿来。”那天,我们把书搬进他房间,辛笛先生佝偻着身子为失学儿童签名的情景定格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