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我心中的中国故事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赵菱  2017年11月08日13:47

近年来,整个社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在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与我们的当代生活、当下创作依然有非常亲密的关系,这一点我在创作过程中有很深刻的感触。我认为感觉,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需要费心地到处寻找,它而是一直就融入在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血液里,从恒久的时间之中流传下来。

我是在学习古代汉语时惊奇地发现这一秘密的。在一次古代汉语考试中,题目是让解释《十五从军征》中的一句诗“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旅”在本诗中的字义。我之前并没有复习过这个内容,但我立刻本能地就写下了“野生”两个字。因为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奶奶总是把野生的苋菜、西瓜等植物说成是“旅”的,“旅”在我的家乡话中,指的就是野生的植物。交了试卷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古代汉语的课本,来查看这个古字的字义,惊喜地发现我做对了。那时我心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我的奶奶并不识字,但她是怎么知道古汉字隐藏的深意,并且娴熟地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呢?我对此事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就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家乡的老人们经常所说的口语,发现有很多我自小就习以为常的词语,都完整地保留着古代汉语的字义,比如,庄子《齐物论》中有“故为是举莛与楹……”“莛”是草茎的意思,指的是光滑的植物秆。在我的家乡话里,现在也把麦苗的茎叫“麦莛子”。“春种一粒粟”的“粟”指的是小米,而在我小时候,就知道大人们把小米称做“粟粟”,中国最早的酒是用小米酿造的,我家那边至今还把小米酿造的酒叫做“粟子酒”。在《红楼梦》中,也有很多人物的口语与我的家乡话相似,比如,“这么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来,快上炕来坐着吧。”这个“难为”至今还在我们的口语中。“宝玉笑着说:‘这个须得就酒才好’。”这个“就酒”,我们现在依然会说“饺子就酒,越喝越有”。“那薛大爷一年不给不给,这二年也帮了咱们有七八十两银子。”这里“不给不给”,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说的,这些口语化的语言一直流传到今天,充分展现出传统文化恒久的生命力。

我想起童年时,奶奶一边织布,一边告诉我布料上什么是经线,什么是纬线,我就更觉得惊讶。那些老人们没有读过书,但他们随口说出的话语,就和书本上的很多古字词一样,有些还保留着上古汉语的发音。他们懂得看云识天气,懂得二十四节气与庄稼的关系,懂得天空中星辰的名字,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些优秀的饱含智慧的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地流淌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生命之中的,即使在不识字的老人之中,它也顽强地凭借生活传统和生活经验,一代代口口相传,从而成就了我们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我想起我在创作幻想作品《厨房帝国》时,就是听了我奶奶讲述的一个古老的传说。她讲的是,在乡下的厨房里生活着一种小小的蟋蟀,她说这些蟋蟀是给灶神拉车的马,到了夜晚,这些蟋蟀在空中会变成高大的骏马,拉着一辆车载着灶神飞到天空中去。这样神奇的故事和这样磅礴的想象力,深深地感染了我,于是我就创作出了《厨房帝国》。这让我感觉到,传统文化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扎根现实之中的,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鲜活的生活中提炼丰富的艺术,就是实践有根的写作。这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中国故事,这样的中国故事让我们充满文化自信。

这个发现让我兴奋不已。我觉得在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里,有无数值得关注和挖掘的璀璨宝藏。大到那些浩如烟海的优秀古典文学作品,小到我小时候耳熟能详的童谣、传说、戏曲等,都蕴含着传统文化特有的丰富韵味。我童年听过的儿歌中,就饱含幽默、幻想、童真和荒诞等儿童文学特征,比如:风来了,雨来了,老鸹背着鼓来了。老鸹就是乌鸦。我听到这首儿歌的时候,感觉这就像一幅生动的图画,也像一个让人产生遐想的童话,在风雨来临之前,一只黑色的乌鸦背着鼓从天空中悠悠地飞来,它背着鼓想去干吗呢?是一只乌鸦背着鼓,还是一群乌鸦呢?光是想想乌鸦背鼓的模样,就让我觉得这可以写成一篇童话了。欢乐幽默的传统童谣还有:拉大锯,扯大锯,姥娘门前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甥,你也去。孩子孩子你别去,你姥姥家没有好吃哩,粗糠搅细糠,蒸下窝窝长翅膀,踏篱笆飞到柳树上。窝窝窝窝快下来,再蒸窝窝不搅糠。这首童谣风趣生动,饱含着童真童趣。在童谣中,连窝窝也长起翅膀,飞到树上了。还有蕴含着节气智慧的童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样的童谣还有很多,每一首都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从古流传至今,让儿童们快乐地吟唱不止。我想,这也许就是最初的儿童文学,一首简单的童谣既是叙事诗,又是童话,饱含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趣味。

记得在小时候,我听说过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传说,讲的是王子升仙的故事。王子是一个卖柴的年轻后生,这天他把柴担到集市上时,忽然听到桥下洞里有声音,走近一看,原来是两位老人在下棋。他专注地在一旁观棋,不知不觉看得入了迷,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天光慢慢由黑变白,又由白变黑,树叶慢慢由青变黄,又由黄变青。最后听到一位老人说:“七天过去了,该走了,年轻人你也回去吧!”王子这才想起回家。他走出桥洞,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变了模样。刚走进洞的时候,卖柴的市场还是一个露水小集,现在则变成了一个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大集镇。他摸摸自己的木柴、扁担,已朽成了尘土,砍柴的斧头也锈成了一个铁疙瘩。原来“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童年的我被这个传说深深震撼,激动得心怦怦地跳个不停,不知不觉眼里流出了泪水。作为孩子的我,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个传说所蕴含的深意,但我被传说中充满天才光芒的想象力征服了,它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深印记。直到我长大后才知道,这是一个在中国流传了很多年的著名传说。在中国,这样的传说如同广阔原野上怒放的花朵,有着生机勃勃又永不衰老的生命力,它的魅力穿越时空,焕发着永久迷人的光彩。

《老残游记》中有一段对演唱山东梨花大鼓的精彩描写,是古典小说中把音乐描述得非常动人的一个片段。看完之后,我感到觉非常熟悉,和我很小的时候听到过的大鼓书很相似,于是我查找了一些资料,发现在我家乡的戏曲中就有《老残游记》中所描述的“黑驴调”,唱词非常生动,描写非常精彩,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还把这段唱词用到了我最新的作品中。

我感觉到,不管艺术形式怎么改变,人们对文学作品中传达的真善美的追求是不会变的,历经时间的淘洗而传承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值得我用一生去探索,去研究,去传承和弘扬。

我心中的中国故事,还具有中国特有的文化、风俗和地域色彩。传统的手工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明地展现了中国艺术之美,在《父亲变成星星的日子》中,我也尝试对中国的文化、风俗、传说等就有所体现。我从小就对一件物品是怎样做成的,充满浓厚的兴趣。我曾痴痴地站在一位老人旁边,看他怎样把一根根笔直的高粱秆织成一张席子。看人们砍下新鲜的荆条,编织成结实耐用的藤筐。我反复询问奶奶的小时候,听她讲述童年时发大水那惊心动魄的故事,听她讲怎样用木材、爬头钉做船,船做好后怎样用生石灰抹腻子,怎样刷上桐油才不会漏水。在我的家乡,还有立春给小孩儿缝春鸡、立夏吃立夏馍、冬至吃饺子等风俗,每一个节日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优美传说与有趣风俗。那些被称作“绝活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令人叫绝,比如传统剪纸、麦秆画、高粱画、皮影、灯笼、泥泥狗、布老虎等,每一个绝活儿背后都有无数个让人拍案称奇的精彩故事。

我对这些艺术充满好奇,怀有深厚的感情,这是深深扎根在中国大地上,富有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心中珍贵的中国故事。

我觉得,对我们年轻一代的儿童文学作家来说,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像十九大报告中所说的那样,创作出“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儿童文学作品,讲好儿童文学的中国故事。我会不忘初心,坚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