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余秋雨《极端之美》:为文化点穴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楠舟是笔名  2017年08月29日09:32

  中国举世独有的三项文化:书法、昆曲、普洱茶。散文家余秋雨特意把三章的次序做了一个颠倒——先奉上一杯好茶,再听一些曲子,最后以笔墨收官。

  2017年8月,笔者阅 读了散文集《极端之美》,余秋雨著,2017年5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三章。这部散文集之“三美”,凸显着文化人类学之美与文学人类学之美。

  普洱茶之美

  作者的《品鉴普洱茶》共八章。余秋雨先生把普洱茶列入,是一个提醒性的学术行为,借以申述一个重大趋势:从当前到未来,文化的重心正从“文本文化”转向“生态文化”。普洱茶,只是体现这种趋势的一个代表。

  余秋雨说:人是被严重“类型化”了的动物,离开了类型就不知如何来安顿自己的感觉了。经常看到一些文人以“好茶至淡”“真茶无味”等句子来描写普洱茶,其实是把感觉的失落当作了哲理,有点误人。不管怎么说,普洱茶绝非“至淡”“无味”,它是有“大味”的。如果一定要用中国文字来表述,比较合适的是两个词:陈酽、透润。

  普洱茶在陈酽、透润的基调下变幻无穷,而且,每种重要的变换都会进入茶客的感觉记忆,慢慢聚集成一个安静的“心理仓贮”。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喝一口便知。

  普洱茶的机秘是发酵!它的主角是微生物。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出现才几百万年,而微生物已存在三十五亿年。世界上的生命,除了动物、植物这“两域”外,“第三域”就是微生物,由此建立了“生命三域”的学说。

  普洱茶之美,美于文化人类学,美于文学人类学。

  昆曲之美

  作者的《昆曲纵论》共十六章。论昆曲之美,美于文化人类学,美于文学人类学。

  昆曲之论中,最打动笔者的是余秋雨与白先勇两位文化大师的故事。昆曲在当代,会让人想到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会想到白先勇与余秋雨的文化之缘。

  作者写到,22年前白先勇就邀请余秋雨到台湾发表一个有关昆曲的系统讲演,这也是大陆文人首次访台。在演讲中,余秋雨将昆曲定位为中国古典戏剧的“最高范型”,这一观点让很多台湾学者吃惊不已,知音当然是白先勇先生。这个演讲后来还在两个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过,对昆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起到过一定的作用。

  青春版《牡丹亭》演出的那个寒冷的冬夜,余秋雨和妻子马兰一直陪在白先勇身旁。随后,青春版《牡丹亭》名扬遐迩,余秋雨也一直担任阐释者,在香港发布会和北京大学,先后与白先勇先生作了两次对话性的讲述。

  昆曲之美,美于文化人类学,美于文学人类学。

  书法之美

  作者的《书法史述》共三十四章。书法史述是对中国书法史的考察,也是中国文脉的梳理。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余秋雨对中国书法进行了图文并茂的爬梳,曾以文学的灵秀之笔评论说:“其书气韵端雅,秀朗流逸,有深山古寺之静”,这是联想之美。

  余秋雨笔下的书法之美,如同一幅幽兰雅韵的画卷,仔细鉴赏是清泉穿岩,是流水出岙,是幽兰飘香,是竹摇藤飘.....。

  笔者有感于作者对中国普洱茶,昆曲,书法梳理的系统性与深刻性。

  散文家余秋雨先生为书法、昆曲、普洱茶文化点穴——书法是纯粹的“文本文化”,昆曲是纯粹的“文本文化”兼“生态文化”,普洱茶是纯粹的“生态文化”。

  《极端之美》是一箭双雕,它既是文化人类学之经典,也是文学人类学之范例。

  ——杨成栋定稿于厦门大学西村达观阁,作者笔名楠舟,现为中国和谐之声传媒丛书常务编委、杂志编委会副主委,报告文学代表作有《厚地高天》(获政府奖)《天山思想者》等,现为厦门大学人文讲堂主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