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枸杞

来源;吉林日报 | 任林举  2016年08月25日08:34

躲在向海写《粮道》的时候,每天饭后在院中散步。

每一次散步都从一排台阶开始,最后再从那排台阶结束,因为我喜欢从那排台阶上下的感觉。那排台阶,每一级都已经在中间的侧面裂开,从缝隙里长出一些蒲公英之类的嫩叶植物,很有岁月感,似乎每一级都由时光和往事砌成,只要坐下来就能够回到从前。

但我一直没有在那里坐下来,因为我在行走时总是担心,太多的往事会缠住自己前行的脚步,而此时,我有一点害怕在往事里沉迷。

院子边缘的路差不多是开放式的,走下防水的护坡就到了湖岸,其中,有两面是沿湖而修。院子里平时很少有人,每天就我一个人沿路走过来又走过去。从远处看过来,我的那个样子一定会被人误认为在寻找什么或守候什么,或像一个巡逻的哨兵吧。

在院子最西南的柳树下,有人种了一片枸杞,大约有二十多株的样子,但由于树下是一片堆满了沙子的沙丘,所以在那种干旱的环境里生长得都很小,最粗的树干都不及手指,与一些杂草混在一起,如一片没有什么章法的野生的灌木。

一开始的时候,我基本上没有认出它们,后来在某一天早晨,我看到了鲜红的零零星星的枸杞子,从那些灰绿色的枝叶间露出来,才认出了它们。

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园中,也种过一些枸杞。一到结果的季节,满枝红艳艳的,枝头都压弯了,果粒也要比这里的大得多。因为晒干后要当作药材拿去卖钱的,所以我们很少吃。偶尔偷偷地拿几颗放在嘴里,却舍不得马上咀嚼咽下,就放在嘴里含着,让果汁从果蒂的破裂处一点点渗出来。那种甜中有点微苦的味道,如童年的时光一样,令人难忘。

经年累月的远离,已经让我把老家的环境忘得差不多了。细想起来,不是和向海的环境相近吗?干旱少雨,到处沙丘。只不过那时家里住着土平房,没有水泥地面和花坛,房前是一个浮着一层白色土面儿却看似十分平坦的院子……但是,那些鲜艳的枸杞子,直到今天,仍然在记忆里泛着永不衰减的光华。

相比之下,向海的枸杞子就显得寒酸多了,不但结果稀少,而且果粒很小。只是那味道,虽然经受了这许多年的阔别,依然如旧。那天早晨散步,突然有了尝一尝那些鲜红的小果儿的想法,便像孩提时一样摘几颗放到嘴里。一品,却被它们那奇特的味道迷住,淡淡的甜里透着微微的苦,还是从前的味道,还是从前的感觉。仿佛那小小的果粒里面储藏的,并不是果汁,而是从前的时光。

后来,每天清晨的散步,似乎已经不再是为了最初的想法,不再是为了舒动筋骨,而只是为了那几颗枸杞。每天早晨绕到那里,去看一看它们开花和结果时的样子;每天早晨摘几颗果实放在嘴里,并和小时候一样,很久地那么含着。

最让人感动的,还要数枸杞树上那些米粒大的小花儿。每一天都有那么几朵,藕荷色的,星星点点地开放在晨曦里,如点点乡愁。让我在那些暗淡的时光里,感受了来自于它们生命深处的娇艳。

日子久了,我便知道这几天树上开了多少花儿,有几朵已经凋谢结成了果,有几颗果粒已经长大到可以品尝。但有那么几天早晨,我却发现已经长大的几颗果粒突然不见了。因为院落子里很少有人来,除了我没有人在这么早的时候到院子里散步,所以我断定一定会另有原因。第二天,我起来得更早,天刚蒙蒙亮,就到了“西南角”。当我快要接近那片灰色的小灌木时,突然有一只瞪着可爱的大眼睛的小鸟从那里腾儿的一声飞走了。原来就是它,在天天和我分享那些微小得都有一点儿脱离了物质形象的枸杞子。

以后,每一次来差不多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彼此熟悉之后,每天我来时,它可能会很识趣地飞走,也可能并不飞走。如果我因为某些事情内心感动、柔软,我就不摘树上的枸杞子,让它自己独享;如果我哪一天并不开心,我就不再让着它,和它所做的一样,吃掉所有剩下的果实。

树上的枸杞子一天天少了起来,再到后来,就彻底消失了。然而,我却一直每天怀着感动或温柔的心情去看那些树,因为一个时期以来,它们就像闪烁在地上的小星星一样,记录、见证了我生命里的波澜和心情的脉动。我相信,它们一定会知道我内心的那些情感,就如我相信日子逝去时间会知道,云飘过天空会知道,冷暖过去季节会知道一样。因为它们是自然的精灵。

但那鸟儿,却和我一样莫明其妙地怀旧,可食的枸杞子都不在了,它还在守候!临走的那一天早晨,我又看到了那只小鸟。它就那么长久地停落在空空的枝头上,看起来神情有一些落寞。

我只是在心里向它微笑了一下,很亲切的那种,以示来自于心灵深处的依恋。已经是深秋了,我要走了,你也走吗?它侧歪着头,似乎很不解地看了看我。

当我转身离去时,那鸟儿仍然没有离去。突然就觉得那鸟儿与我们人类相比,自由而又独特。它们也许从来不受什么逼迫,用不着在一个规定的时间里赶到某处,想走就走,想留就留,毫无牵绊与阻碍。它们完全有权利以守候或守望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内心对某一事物的依恋;而我却只能经常以告别的方式,对某一事物展开另一层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