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隄:晚来译“天书”
金隄(1921—2008),浙江湖州人。
2025-08-25
-
通过文学作品,我们抵达彼此
夏海明(Agustín Alepuz Morales),生于1985年,西班牙翻译家。
2025-08-15
-
《芬尼根的守灵夜》的语言万花筒
《芬尼根的守灵夜》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最后一部作品,用乔伊斯自己的话说,创作完《芬尼根的守灵夜》,除了等死,他已经没有其他事情要做了。
2025-08-13
-
选好译本 爱上名著
翻译是传递思想和文明火花的过程。
2025-07-16
-
竺祖慈:我信仰“原汁原味”的翻译
竺祖慈,祖籍宁波,1949年生于上海。
2025-07-04
-
叶果夫遗译莫言《檀香刑》入围亚斯纳亚波良纳奖
70岁的中国著名作家莫言以其小说《檀香刑》的俄语译本《死亡散发着檀香的味道》入围了俄国第23届亚斯纳亚波良纳奖外国文学奖的终评名单,有望在今年10月获得120万卢布(现合人民币约11万元)的奖金。
2025-06-19
-
读外国名著,如何选一个好译本?
一个好的翻译可以让大家无限地接近原作的内核,而且会带来一场很完美的阅读体验。
2025-06-17
-
一场跨越时空的经典接力跑
近代以来海内外有关白居易生平与传记类的著作,如果不计年谱和家谱的话,至少超过百部。
2025-06-03
-
中外反法西斯文学互译:传递守望和平共同心声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05-29
-
和语言漫步的日子
今年春天,我出了两本书和一本译作,分别是小说集《她的生活》、文学评论随笔集《笔的重量》、多和田叶子的小说《雪的练习生》。
2025-05-16
-
“我见证了幸福的事业”
林洪亮,江西南康人。
2025-05-13
-
翻译的棱镜:近代中国的世界文学萌芽
近代中国仿若一艘在巨浪中颠簸的旧船,传统的桅杆已然腐朽,现代的新帆尚未完全扬起,救亡图存成为彼时各界的第一要义。
2025-04-27
-
为中国读者打开波兰文学之窗
2019年11月9日,年届84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林洪亮出现在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的颁奖典礼上。
2025-04-16
-
纪念翻译家赵德明:美好的文学共同体不会消失
4月4日醒来,收到一条短信。
2025-04-14
-
译者手记|没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没有20世纪的法国文学
加缪曾经断言,没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没有20世纪的法国文学。
2025-04-08
-
《2666》中文版译者赵德明去世,享年85岁
4月4日凌晨,据赵德明儿子在其朋友圈发布讣告,翻译家赵德明教授于4月3日20时03分在北京延庆区医院去世,享年85岁。
2025-04-07
-
从“译”出发,以“译”为媒
今年是我从教的第50个年头。
2025-03-26
-
以译为媒:向世界讲好敦煌故事
敦煌是古代中原与西域间的交通要冲,长期处于多民族共居的局面,形成了多语言、多信仰并存的文化生态,孕育了展现中华文明开放包容与文化自信的敦煌文化,也映射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厚历史底蕴。
2025-03-20
-
诗人穆旦之外的那个翻译家查良铮
写诗时,他署名“穆旦”,而作翻译时,他则多署本名“查良铮”(还署过“梁真”)。
2025-03-19
-
沈从文:乡土文学在法语世界的文化之旅
沈从文被《世界报》《新观察家》等多家法国主流媒体誉为“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