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以为我在说《飘》吗?
年轻女孩嫁给宠溺呵护她的霸总,但她一直深爱着某个斯文温柔的男人。
2024-11-13
-
所有的小说都是属于今天的——帕慕克《瘟疫之夜》
我第一次来学生活动中心,虽然到北师大工作四年多了。
2024-11-12
-
风火水土,牧人归乡
吉尔·德勒兹曾在著作里写道,自然界中,风火水土,尽是褶皱,褶皱以其密闭性和反风景的特性服务于巴洛克艺术风格。
2024-11-08
-
沃莱·索因卡:来自非洲的理性声音
非洲大陆的文学成就令人瞩目,有多位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作家,例如埃及的马哈福兹,南非的戈迪默和库切,坦桑尼亚的古尔纳和尼日利亚的索因卡等。
2024-11-07
-
从神经科学出发剖析文学为何有用
有这么一个故事:据说当年伏尔泰的父亲看到他诗写得很好,起初很高兴,后来又担忧他“培养起这种根本不能赚钱的才能”。
2024-11-03
-
门罗笔下的秘密与内心的深渊
伊妮德是一个好女人,因为她是《好女人的爱情》中的女主角,假如门罗不是反讽的话。
2024-10-28
-
空白的存在:用独特的表达来确立一个个人活着
韩江的两部长篇小说《白》和《失语者》,是白与黑两种颜色分明的世界。
2024-10-18
-
重读《歌德谈话录》
但凡重要的新书甫一出版,报刊杂志便会很快刊登应景适配的读后感或评介性文字。
2024-10-14
-
K的静默,真实的痛与笑
老挝裔加拿大女诗人兼作家苏万康·塔玛冯萨(Souvankham Thammavongsa,1978-)的首部短篇小说集《我不知道这该怎么念》(How to Pronounce Knife)的汉译本近期问世。
2024-10-14
-
《素食者》与新世界文学的虚假多元
韩国女作家韩江(HanKang,1970—)的小说《素食主义者》于2016年荣获国际布克奖(International Booker Prize),这是该奖首次颁发给东亚女性的作品[1]。
2024-10-11
-
《素食者》编辑手记:读了之后挥之不去的小说
最早接触到韩江这个名字是在诺贝尔文学奖停发的2018年,那年韩国最大的网络书店yes24发起过一个叫预测诺贝尔文学奖的读者票选,结果韩江以20.3%的得票率高居榜首,我熟悉的村上春树、米兰·昆德拉、科马克·麦卡锡分列第三、第四和第五。
2024-10-11
-
《19世纪法国读者与社会》:作为规训与抵抗的阅读史
《19世纪法国读者与社会:工人、女性与农民》, [英] 马丁·里昂(Martyn Lyons)著,张翼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2024年5月 我们常常会在读史的时候发现若干古今之间的“合辙押韵”处。
2024-10-09
-
再读村上春树:灵魂的缺损与修补
如果某位作家的作品曾在你生命的早期阶段带来重大的影响,那么对他的阅读必定带有过多的个人牵绊。
2024-10-09
-
博尔赫斯笔下的中国文学
在二十世纪的拉美文坛上,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以其博学、善辩和对文学“游戏”的热爱,被誉为“那个时代最敏锐、最优雅的作家”和“作家中的作家”。
2024-10-08
-
《钢琴课》:温情脉脉中饱含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钢琴课》是麦克尤恩最新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诸多作品中最具自传色彩的一本作品了,虽然他在采访中声称“《钢琴课》不是自传”,可他也承认小说从自己的人生中攫取了一些片段,“关于家庭生活、我失散的哥哥、寄宿学校等等”。
2024-09-27
-
波拉尼奥:关于短篇小说写作艺术的几点建议
[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 著|晏博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如今我已经四十四岁,可以对短篇小说写作艺术提出几点建议了。
2024-09-26
-
西格弗里德·伦茨《家乡博物馆》:回溯逝去的时间
西格弗里德·伦茨是享誉世界的德国文学巨匠,他与海因里希·伯尔、君特·格拉斯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并称“战后德语文学三大家”。
2024-09-23
-
阿提克·拉希米《土地与尘埃》:希望有着火焰一样的红色
《土地与尘埃》,【法】阿提克·拉希米著,花城出版社,2024年3月 血与火,沙与尘,远离现代文明的战后废土透着一股非现实感,但这却是阿富汗人民真实的生活环境。
2024-09-23
-
马里乌波尔三部曲:破碎的故土与流离失所的人
娜塔莎·沃丁 2013年的一个夏夜,德国作家娜塔莎·沃丁像往常一样,在俄罗斯互联网上检索母亲的名字。
2024-09-20
-
君特·格拉斯的炫目鲽鱼
一幅版画呈现在我眼前,大约一平尺,黑白构图,可以大体看出来画面的主体是一条鱼,学名叫鲽鱼,中国俗称比目鱼。
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