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奖得主古尔纳最新小说《重生》:在爱中重生
与过往的作品不同,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1948-)在他的最新小说《重生》(Afterlives,2020)中,借助主人公的视角将话题转向了鲜被提及的德国对非洲的殖民。
-
早期现代的修辞话语与性别重构——以莎士比亚《爱的徒劳》为例
编者按 《爱的徒劳》是莎士比亚剧作中少见的不以缔结婚姻为结局的喜剧,但尚无研究将其对喜剧传统的刻意背离置于文艺复兴修辞话语中进行系统考察。
-
保罗·奥斯特:我曾一次又一次向美国出版社推荐这本书
法国人类学家皮埃尔·克拉斯特的《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记录了一个已经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消失的部落——瓜亚基。
关键词:  《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保罗·奥斯特2021-10-19
-
鲁敏:一本薄书和一本厚书
说的是约翰·斯坦贝克,他的两本书:《人鼠之间》和《愤怒的葡萄》。
-
周仰:我为什么反复阅读《魔戒》
进入2021的下半年,从3月《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电影宣布在国内院线重映到现在,一种前所未有的狂热情绪终于慢慢冷静下来。
-
孤独背后的文化鸿沟
安妮塔·布鲁克纳是英国布克小说奖的得主,她非常成功地用小说营造了自己的文学国度。
2021-10-15
-
英雄时代的文化“永生”
《吉尔伽美什史诗》 拱玉书 译注 商务印书馆 “救赎的秘密就是记忆。
关键词:  《吉尔伽美什史诗》2021-10-14
-
莎士比亚与威尼斯幻梦
《威尼斯商人》(油画) 【英】塞卢斯 作 绘图本《莎士比亚在威尼斯》 《仲夏夜之梦》剧照 绘图本《莎士比亚在威尼斯》(Shakespeare à Venise)两卷,由法国狄安娜·塞里埃书局出版。
关键词:  莎士比亚2021-10-13
-
“危险的关系”:《克莱芙王妃》与古典时期的爱情
1678年,被称为法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的小说”——《克莱芙王妃》问世。
关键词:  《克莱芙王妃》2021-10-13
-
“文学翻译不仅仅是一份职业”
人类使用的语言有很多种。
关键词:  文学翻译2021-10-10
-
欧洲浪漫与非洲现实:古尔纳的《我母亲在非洲住过农场》
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 【编者按】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21年10月7日13:00(北京时间19:00),瑞典学院将202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
关键词: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2021-10-09
-
成年人的谎言生活里,没有答案
凭借“那不勒斯四部曲”,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步入当代最负盛名的作家行列。
关键词:  埃莱娜·费兰特《成年人的谎言生活》2021-10-08
-
两座桥的故事
南斯拉夫电影《桥》海报 1943年由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改编成的同名电影,在中国上映时译名为《战地钟声》 今年是美国作家海明威逝世六十周年。
关键词:  反法西斯2021-10-08
-
学者张峰:诺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流散写作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21年10月7日13:00(北京时间19:00),瑞典学院将202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
关键词:  202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2021-10-08
-
学者刘成富谈非洲文学:被妖魔化的非洲人民在文学中寻找诉求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21年10月7日13:00(北京时间19:00),瑞典学院将202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
关键词:  非洲文学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2021-10-08
-
《什么也别说》:一桩谋杀案,一曲人性悲歌
《什么也别说:一桩北爱尔兰谋杀案》,[美]帕特里克·拉登·基夫著,熊依旆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7月第一版,82.00元 与其说此书是一本文学著作,倒不如说是一本跨度40多年的历史著作,至少是具有较高历史资料汇编意义的著作。
2021-10-07
-
《莱姆作品集》:从不可能出发
莱姆文集,译林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索拉里斯星》《惨败》《未来学大会》《无敌号》《伊甸》《其主之声》 2021年是伟大的波兰科幻小说大师斯坦尼斯瓦夫·莱姆(Stanisław Lem,1921-2006)的一百周年诞辰。
-
文学作为事件——读伊格尔顿《文学事件》
编者按 对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学理论而言,“文学是什么”似乎是一个摆脱不掉的本源性问题。
-
纪念叶廷芳先生∣试论君·格拉斯的“但泽三部曲”
编者按 中国德语文学研究家、翻译家叶廷芳先生,2021年9月27日6时于北京逝世,享年85岁。
-
诞生于虚构,诞生于真实:比尔斯《鹰溪桥上》解读
一“强大的虚构产生真实” “强大的虚构产生真实”,这句漂亮的短语来自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它与同样出自他口的“天堂,应当是一座图书馆的模样”,曾被我无数次地引用,很可能还会继续无数次。
关键词:  《鹰溪桥上》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