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不消逝的“守望精神”
1951年7月16日,塞林格的成名作《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美国与加拿大同步发行。
-
为无名而作的诗与文
这不是一本关于狄金森生平的传记,它超越于此。
关键词:  狄金森2022-05-27
-
古尔纳《赞赏沉默》中的多重叙事策略与主题意蕴
内容摘要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第五部小说《赞赏沉默》讲述了一位桑给巴尔难民在英国流亡20年后得以返乡但随即又回到英国的故事。
关键词:  《赞赏沉默》2022-05-26
-
西方“好吃嘴”眼里的中餐
在许多西方人眼中,中餐宛如一幅泼墨山水图,心向往之但难以接近,更难识得真面目。
2022-05-26
-
“严肃的游戏”:你只是得到,你并未选择
作家的油画像 Astrid Kjellberg-Juel 作 《严肃的游戏》瑞典语版 在他生命后来的阶段里,瑟德尔贝里会想起1906年的那个秋天,他称之为炼狱。
2022-05-24
-
《危险的关系》:法国大革命序曲
2013年“巴士底纪念日”(Bastille Day)当天,法国媒体评选出文学史上与法国大革命主题相关的十大杰作:狄更斯《双城记》排名第二,荣登榜首的是拉克洛《危险的关系》(Les Liaisons Dangereuses)。
关键词:  《危险的关系》2022-05-23
-
显微镜下的纽约
美国作家科尔森·怀特黑德是土生土长的纽约人,对这座城市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
2022-05-20
-
费兰特的态度:埋头写作不问前途
我们都知道钱钟书的那个譬喻: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很好,为什么要去看下蛋的母鸡?可一旦接触了费兰特那些充满激情、富有魅力的文字之后,我们难免会思忖:这么激动人心的作品,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啊?尤其是正在探索的写作者,对于费兰特的创作和工作状态一定很好奇。
关键词:  《偶然的创造》2022-05-20
-
《人类简史》出版10周年:人工智能是用来造天堂还是建地狱
2011年夏,我写完后,觉得肯定不会再讲那个故事了。
关键词:  《人类简史》2022-05-19
-
描绘他人:重访艾丽丝·默多克的道德现实主义
[摘要] 英国女作家艾丽丝·默多克对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一直颇受西方学界关注。
关键词:  艾丽丝·默多克2022-05-16
-
女性作家为什么擅长写恐怖小说?
女性作家为什么擅长写恐怖小说?也许是因为恐怖是一种越界的类型。
2022-05-13
-
她从不敢触碰父亲的沉默,这沉默来自那个时代
娜塔莎·沃丁发起过一次寻根之旅,在《她来自马里乌波尔》里,她努力挖掘母亲在战争中的遭遇,讲述担负集中营日常维护的马里乌波尔劳工的生活,以家族追寻为切入点,个人情感与族群命运交叉映照。
2022-05-11
-
爱默生:伟大的天才 平凡的人生
爱默生(1803-1882)集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于一身,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
2022-05-10
-
房间里的母亲:讲述是为了理解
看到“房间里的母亲”这个书名时,脑子里出现的是《婚姻生活》里,杰西卡·查斯坦饰演的母亲穿着松垮的病服坐在产检台上,请求丈夫出去让自己静一静。
2022-05-09
-
关于《论安慰》:有希望,安慰才有可能
2017年,乌得勒支合唱节,四支合唱团演唱全部150首《诗篇》,学者叶礼庭受邀在演出间歇做一场演讲。
2022-05-07
-
审视法兰克福学派启蒙批判范式
启蒙是西方近代最重要的历史文化事件,其精神也成为西方现代文化精神的本质和核心。
关键词:  法兰克福学派2022-05-05
-
赫尔曼·黑塞:必须读杰作
这位以众多作品对人的内心世界作了出色探索的伟大作家这样描述书的魔力:“当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时,少数人仍然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而疯魔。
关键词:  赫尔曼·黑塞2022-05-05
-
在《诉讼》中,卡夫卡个人的“梦境”也是现代社会的噩梦
将《诉讼》“缝合成衣” 卡夫卡的《诉讼》是个庞然怪物。
2022-04-26
-
“这片土地在人类成就史上无足轻重”
内容提要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2020年的新作《来世》以一战前后德英等西方殖民国家在东非的争夺为历史背景,讲述了战争对个体和集体生活的影响。
-
《书籍秘史》:筑一道堤坝抵挡时间的海啸
在《书籍秘史》的序章,作者伊莲内·巴列霍将我们带回遥远的古希腊时代:一队人在荒凉的道路上跋山涉水,千辛万苦,为了执行秘密的任务——为埃及国王寻找世界上的所有书籍(当时的稀缺珍宝),来填充世界上第一座图书馆。
关键词:  《书籍秘史》202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