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塔可夫斯基父子:平行与相交

      1980年,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拜访父亲并拍照合影 1935年夏天,塔可夫斯基父子在乡间留影 “父之名”在西方文化研究中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说法。

    关键词:  塔可夫斯基2021-06-25

  • 俳句、和歌、汉诗、书道四绝的诗僧良宽

      一 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1899-1972), 在其题为“日本的美与我”(美しい日本の私)的获奖演讲辞中,引用了良宽的辞世诗“我有什么遗物/留给你们?——/春花,山中/杜鹃鸟鸣,/秋日红叶……”,以及另外三首短歌——“长长的春日,/跟孩子们/玩手毬——/啊,一天/又过去了”、“风清,月明,/我们一起/尽情跳舞吧,/让老年的余波、/余韵永荡……”、“我并非不与世人/交往:是因为/我更喜/爱独/游”,来说明良宽的诗歌如何体现日本的精髓以及自古以来日本人的情感、心性。

    关键词:  良宽2021-06-21

  • 德国文学大师塞巴尔德:他笔下的人物永远在找寻自己

      《眩晕》是德国文学大师温弗里德·塞巴尔德的小说处女作,在今年迎来了国内的首次出版。

    关键词:  塞巴尔德德国文学2021-06-19

  • 保罗·莫朗:从西方到东方的时光旅人

      保罗·莫朗(1888—1976) 2007年法国伽利马出版社再版保罗·莫朗的小说处女作《温柔的存储》时,在普鲁斯特所作的长篇序言前加上了一篇回顾作家生平的文字。

    关键词:  保罗·莫朗2021-06-18

  • 毛姆:我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编者按】凭借大量私家档案、扎实研究和强健的笔力,赛琳娜·黑斯廷斯在《毛姆传》中揭开了作家的神秘面纱,书中生动讲述了毛姆经历的早年坎坷、中年显达、暮年背叛,他的多段秘密恋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谍报工作的传奇生涯,以及更重要的,一位天才艺术家如何将充斥着矛盾痛苦的私生活转化为苦心孤诣的创作激情。

    关键词:  毛姆2021-06-18

  • “亲爱的阴影”:叶芝与我们

      一 W·B·叶芝(1865—1939),现代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1865年6月13日生于都柏林,父亲为画家。

    关键词:  叶芝2021-06-18

  • 林白:我读尤瑟纳尔

      曾经以为,我最早读到的尤瑟纳尔作品,是收录在《尤瑟纳尔研究》里的《阿德里安回忆录》选章,但我今天发现,漓江版的《东方奇观》是在1988年2月1日就买到的,书后还写了两句:购于一个雨天,和某某。

    关键词:  尤瑟纳尔2021-06-17

  • 托宾:小说家的艰难时刻

      “他”在爱尔兰陌生的环境中反复入睡、醒来,“有时晚上他梦见死去的人,熟悉的和似曾相识的面孔……”。

    关键词:  托宾《大师》2021-06-16

  • 西蒙娜·薇依:“穿着裙子的‘绝对律令’”

      纳粹占领期间,薇依参加抵抗运动时的通行证 有多少哲学家会走出舒适的“象牙塔”,去到流水线和田间劳作,只为让自己对“工作”这一概念的思考变得不再那么抽象?又有多少哲学家会真正献身于自己的哲学,知行合一地践行自己的世界观?西蒙娜·薇依(1909—1943)就是这样一位哲学家——她被誉为“所有外来者的守护神”,也是一位真正遵循自己的政治和道德理想而生活的哲学家。

    关键词:  西蒙娜·薇依2021-06-16

  • 博尔赫斯逝世35周年︱“南方”就如同梦幻贯穿着他的生命

      窃以为,20世纪极富传奇色彩的音乐家、钢琴演奏家格伦·古尔德(Glenn Gould)就像一座兀自屹立的千寻雪峰,身上散发着强烈的“北方情结”,与之形成了鲜明而饶有意味的对比的是,另一位享誉全球、被称为“作家中的作家”的文学大师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生命中的关键词则是“南方”,或曰“南方梦幻”。

    关键词:  博尔赫斯2021-06-15

  • 川端康成在镰仓

      即使靠一支笔沦落于赤贫之中,我微弱而敏感的心灵也已无法和文学分开。

    关键词:  川端康成2021-06-10

  • 托尔金的袍子:大作家与珍本书的故事

      里克·杰寇斯基出生于美国,后前往英国牛津大学读书,博士毕业后在大学教授文学,后来辞去教职,一头栽入珍本收藏、买卖的迷人世界,专门收售20世纪重要著作的首版及手稿。

    关键词:  托尔金2021-06-09

  • 莫泊桑:看繁华落尽

      很久没有想起莫泊桑了,忘记他,就像忘记一段曾经炽烈的旧情,无论当时怎样的神魂颠倒,如何的血脉偾张,但最终抵不过时间的耗蚀,在坚硬的现实与枯干的诗意面前,早已失却了那份情相牵、爱无眠的痴情。

    关键词:  莫泊桑2021-06-07

  • 科拉·桑德尔:以书写的方式回家

      科拉·桑德尔在巴黎 阿尔贝特三部曲挪威版书封 《克拉纳的甜点饮品店》挪威版书封 桑德尔创作丈夫的画像 假如你路过北极光之城特罗姆瑟,不妨替法布瑞修斯走一走科拉·桑德尔街,看一看不远处站立的阿尔贝特雕像。

    关键词:  科拉·桑德尔2021-06-07

  • 加缪:一个“反抗的人”对抗和批判一个“荒诞的世界”

      1935年5月,阿尔贝·加缪参与《阿斯杜里起义》的创作,时年二十二岁;1960年1月,加缪在前往巴黎的时候殒命于车祸,时年四十七岁。

    关键词:  加缪《加缪笔记》2021-05-31

  • 海史密斯诞辰百年:被讲述与被隐匿的

      海史密斯去世二十年后,美国导演托德·海因斯将她的小说《卡罗尔》改编成电影,讲述两名女性如何跨越年龄和地位相爱。

    关键词:  海史密斯2021-05-19

  • 毛姆:投影在中国屏风上

      一 英国作家毛姆一直有远东之旅的计划。

    关键词:  毛姆《在中国屏风上》2021-05-15

  • 松本清张的乱世

      一 某日,与一位小说家,聊起在读的一本小说。

    关键词:  松本清张2021-05-13

  • 勒克莱齐奥文学世界的中国之旅

      内容摘要 对于当下中国学界、读书界和广大外国文学爱好者、读者来说,让 - 玛丽·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早已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

    关键词:  勒克莱齐奥2021-05-08

  • 拿破仑逝世200周年|“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

      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说:“在这个世界上无一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拿破仑是在向世界证明,经过多少个世纪之后,恺撒和亚历山大终于后继有人”。

    关键词:  拿破仑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