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析秦可卿丧仪中的礼仪、活动与开销
内容提要:秦可卿故后,贾珍哭得泪人一般,表示要倾其所有为她办丧事。
-
新辑诗话的类型与原则
无论是从目录著录看,还是就研究价值说,诗话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书籍类型。
-
红色诗歌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我们党已走过了百余年的奋斗历程,在全国喜迎党的101岁生日之际,追溯红色诗歌的发展历史,感悟红色诗歌与百年党史的同频共振,正确认知红色诗歌的文化功能,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更加深刻地认识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筚路蓝缕、上下求索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传承好红色基因,更好地奋进新征程。
2022-07-01
-
彰显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
2022-07-01
-
那“传奇角本”里有《长生殿》吗?
《红楼梦》里的男一号为什么叫宝玉?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第二回里,说他:“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你道是新奇异事不是?”曹雪芹如此新奇怪想,灵感来自何处?来自洪升《长生殿》里的杨贵妃,她“生有玉环在于左臂,上隐‘太真’二字。
-
“七一”建党纪念日的由来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后移至嘉兴南湖)召开,出席大会的13名代表,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022-07-01
-
《俞樾诗文集》:贯通文史哲之诗文
一部古籍整理著作,该如何评估其价值和质量?笔者以为可从重要度(整理对象的影响力)、创新度(以前有无整理或较之前整理有无重要突破)、难易度(是繁难整理还是简易整理)、规范度(是否符合古籍整理一般性规则)、可靠度(整理的差错率)五方面去考虑。
-
“我从小就是牙痛党之一”——从鲁迅的牙痛说起
周树人《时疫论》,原载《国医旬刊》 鲁迅的抱怨:中国自家的牙医“贵不可言” 早在1925年11月,鲁迅曾公开宣称:“我从小就是牙痛党之一。
-
酬赠和韵亦有精神元素
笔者近日整理苏老(苏步青)旧居之遗存手泽,发现题名《带溪词稿》残稿一种,甲、乙两卷未见,仅存丙、丁、戊三卷。
-
祥林嫂是“麻木愚昧的”还是“高贵伟大的”?
回看1950年代的鲁学发展,有两位文学理论家兼鲁迅研究家——冯雪峰和陈涌,值得特别关注。
-
民间动物故事中的“生态意识”
近日读刘守华先生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对中国民间文化中的思想智慧和生命情怀又多了一些理解。
2022-06-29
-
古典园林生活镜像里的极致风雅
“花径随风扫,药畦趁雨锄。
2022-06-29
-
“狸猫换太子”流行始末
近日,古装剧《梦华录》的热播,让观众的目光再次回到了宋朝。
2022-06-28
-
退缢鬼者需要具备的个人“体质”
古代各类横死者中,以自缢为大凶中的大凶,最易化为厉鬼,大约是因为凡自缢而死者,不仅怨气难以申解,而且尸体悬吊半空中,别有一股阴森可怖的景象……因此,在志怪笔记中,有敢捉弄伥鬼的,有敢驱赶疫鬼的,有敢直面溺鬼的,但碰上缢鬼,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基本上就是“哭爹喊娘+连滚带爬”。
2022-06-27
-
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诗中的家国情怀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时代,而盛唐则是巅峰中的巅峰。
-
书是“古先生”,亦是“今先生”
每每捧起书,嗅着淡淡墨香,眼睛扫过一笔一划的方块字,脑海里留下先知们记下的那些我未曾熟知的事儿和理儿, 心里很满足,书自然成了我的“先生”,又恍然想起著名学者、文物鉴定家史树青先生生前跟我不止一次说过的“书是古先生”。
2022-06-26
-
“后来谁与定吾文?”——张尔田的遗民关怀与世界眼光
《张尔田书札》,梁颖等整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11月版,332页 张尔田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张尔田的文献收集整理颇有进展,其中《张尔田集》(黄山书社,2018)的整理出版与《张尔田全集》(上海大学出版社,2018)的影印出版,为我们研究张尔田提供了很方便的史料基础,但两种文集内容重合度较高,且皆有明显疏漏,尤其是漏收了大量散落于各处的张尔田信札。
2022-06-24
-
王蒙:山林诗话
编者按 作家王蒙从青年时代创作《青春万岁》开始,以持续几十年的创作见证和参与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历程。
-
王璞:从歌德遗产到“时代精神”
一 歌德遗产之为问题:从译者流亡到世界反法西斯运动 1928年2月24日,郭沫若使用化名,在上海汇山码头登上“卢山丸”,出发赴神户,由此开启了他的日本流亡时期。
-
王维讽刺批评陶渊明
开栏语: 先前读诗之际往往随手写点笔记,后来大抵整合到文章或书稿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