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泳:新时代的文史研究
现在电子检索文献极方便,但我还是喜欢读书,因原始读书有阅读快感,原先记忆中存了的问题,读书过程中遇到了,发生联想,再去检索,然后解决。
关键词:  文史研究2022-08-26
-
宫廷到市井:唐代住居与文学
文学是“人”学也是“物”学,研究住居与文学,需要把创作主体和书写对象置于住居空间中,通过物质化的场景再现,探讨创作者如何通过文学书写来表达生活体验、生存状态与生命意识。
2022-08-25
-
邹汉明:穆旦墨迹印象录
苏伟纲送给我一册他主编的《世守清芬:嘉兴五百年名家墨迹》,该书以明中叶项元淇开篇,收罗宋旭、李日华、项圣谟、查继佐、朱彝尊等130多位嘉兴名家的墨迹,可谓洋洋大观。
关键词:  穆旦2022-08-25
-
书斋长物,文房雅事
中国文人的骨子里,有着根深蒂固的书斋情结。
关键词:  传统文化2022-08-25
-
赤松子和他的朋友们
编者按:近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家严优作品《诸仙纪:中国仙话八议》。
2022-08-24
-
古书里的神奇鱼类
近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提到长江特有物种白鲟已经灭绝。
关键词:  古典文学2022-08-24
-
闲话“鹊桥仙”
“鹊桥仙”是著名的词牌,据说其名源自欧阳修,因为他的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
2022-08-23
-
旧志整理:圈点古书非易事
今年4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方志工作主管部门应“加强本领域古籍工作”。
2022-08-22
-
《修辞学发凡》九十年
1976年,父亲望道先生送了一本当年版的《修辞学发凡》给我,并在内页题写了“振新弟弟存览”。
-
王崇明:日记中的诗话
一 一直以为施蛰存先生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者,这一印象持续了很久,直到拜读了施蛰存先生的《闲寂日记》(并《昭苏日记》,文汇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才改变了我的看法。
2022-08-18
-
高擎革命火炬的《向导》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份珍贵的《向导》周报创刊号,纵25.7厘米,横18.5厘米,厚1厘米,是国家一级革命历史文物。
2022-08-16
-
在路上:漂泊、书信体写作与“杂文自觉”的风格扩张
小引 《华盖集》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退潮后,鲁迅个人经验和文学生涯内部压力和危机的一次总爆发。
-
吴志攀:怀念严绍璗先生
8月7日,我接到同事的微信,告知严先生走了。
-
身处潮州的韩愈
在潮汕人的心目中,潮州一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与历史传统,其覆盖范围与行政地理的潮州不同,大约包括今天的潮州市、汕头市和揭阳市,是一片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之地。
-
也说《红楼梦》的作者问题
钗黛结局见于程本《红楼梦》第九十七回、九十八回,写宝玉从娘胎里带来的那块通灵宝玉迷失,随后昏聩糊涂,只知傻笑。
-
何启治:永远的《白鹿原》
今年是陈忠实诞辰80周年,也是小说《白鹿原》问世30周年。
-
“刑天舞干戚”新解
《庾信诗赋选》,[北周]庾信著,谭正璧、纪馥华选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2月出版 谭正璧,1978年3月23日摄于长风公园 陶渊明《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一首中,关于“刑天舞干戚”句,颇有争议,大多都集中在该句的异文之上,因其较早版本作“形夭无千岁”,然于义未安,宋人则据《山海经》校作“刑天舞干戚”,认为是用了《山海经》“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
-
七月七观天河:首秋佳夕的浪漫星会
农历七月,夏转入秋。
-
钱锺书说无比之比
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记载:宋人吴可在他的《藏海诗话》中,记有一段问话:“有以杜工部诗问东坡似何人,坡云:‘似司马迁’;盖诗中未有似杜者,而史中未有似马者。
关键词:  钱锺书2022-08-04
-
缓之:返回历史现场 重温中国经典
2021年9月25日,是星期六,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202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