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斫蟒》:奇对奇、硬碰硬的生死相拼
胡田村有胡氏兄弟,上山砍柴,进入幽深山谷。
2025-07-18
-
《红楼梦》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经典的
清代《红楼梦》刚问世时,文人雅士们纷纷不惜重金求购,但同时,他们始终将这部奇书框定在“闲书”范畴,认为它难登大雅之堂。
2025-07-18
-
“黛玉葬花”的视觉呈现流变
“黛玉葬花”堪称《红楼梦》中最富诗情画意,也最适合视觉呈现的场景之一,不仅引得很多丹青妙手描绘其情状,在民国时,甚至还有不少少女模仿梅兰芳的黛玉葬花扮相,去照相馆留下倩影。
2025-07-18
-
明代科举取士“实”与“虚”
提及明清科举,很多人脑海里最先浮现的可能是“八股取士”四个字。
2025-07-17
-
“绸缪”与“束修”:一个待解的结与一个存疑的词
“绸缪”这个词,有点怪怪的,历来的解释有束缚和缠绕之意。
2025-07-17
-
尹洙:携笔从戎的文史学家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庆历新政”被彻底废除,到年底时,改革派官员也全部被处理完毕。
2025-07-16
-
李渔:另一面“帮闲”
李渔,号笠翁,以号行世,世人称其为“李笠翁”。
2025-07-16
-
宋文化的历史坐标
宋文化是指10—13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制度、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成就。
2025-07-15
-
背了那么多年,你告诉我《三峡》的作者不是郦道元
与一般的地理书不同,《水经注》在叙述谨严详赡的同时,还极富文彩,尤其是其中一些写景的优美文字,在后代皆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025-07-14
-
“江山之助”说
“江山之助”说出自刘勰《文心雕龙》。
2025-07-14
-
“孔子删诗”还原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从三千余篇古诗中“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选出305篇。
2025-07-12
-
古代录取通知书漫谈
隋末唐初,科举考试尚未形成定制,当时通知进士及第的“榜帖”“捷报”(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形式多种多样。
2025-07-11
-
《鲞经》:打捞失落的美食传奇
《鲞经》手稿封面 古典名著《红楼梦》里有不少美食,其中一道以茄子为主料之一的“茄鲞”,描写最为翔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2025-07-10
-
点点滴滴是流年 洒落在陆游诗歌里的夜雨
七月,伴着隐隐雷声,北京进入了雨季。
2025-07-08
-
《立春偶成》“东风吹水绿差差”辨
南宋诗人张栻(1133—1180)的七绝《立春偶成》以“律回”为契机,敏锐地捕捉到春回大地的气息。
2025-07-07
-
上书房的历史剪影
故宫之大,令人咋舌,即便去过几次,也很难搞清其真实的格局。
2025-07-07
-
金箍棒下的迷雾:孙悟空身世与花果山属地的文化争夺战
2025年苏超“连云港vs.淮安”的赛场上,“猴子德比”的戏称在球迷间流传。
2025-07-07
-
《雹神》:神界如俗界,聊斋志“不异”
《聊斋志异》 会校会注会评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对我们来说家喻户晓,熟悉又陌生——我们熟悉许多由它改编的影视剧,却可能陌生和隔膜于诸多原作。
2025-07-04
-
颐和园的前世身,清漪园的今世影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025-07-04
-
《游记》书证的发覆
《庄子·田子方》有云:“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