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寻五四的一生——纪念彭明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彭明先生的五四情结 今年是彭明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2024-07-10
-
胡愈之:懊悔没有再劝说先生一次
胡愈之一生集记者、编辑、作家、翻译家、出版家于一身,学识渊博,是新闻出版界少有的“全才”。
2024-07-09
-
《知寒轩谭荟》:诞生于北平沦陷时期的文集
引子 87年前,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扩大了侵略战争。
2024-07-09
-
陈平原:风雨读师四十载
一、小 引 夸张点说,这篇文章写了十年。
2024-07-09
-
顾颉刚信中的“稼轩先生”与“少川女士”
《顾颉刚书信集·卷三》收有一封书信,录自顾氏底稿,为《顾颉刚书信集》中唯一未能明确收信人的信件,整理者题为《致□稼轩》,时限断为1941年,照录如下。
2024-07-08
-
程小青&陆澹安:两位侦探小说家的半世纪友情
陆澹安(1894—1980)早年以传统文人底色融入上海中西融合的都市文化,创报纸杂志、写侦探小说、开电影公司、改编评弹、办学教书。
2024-07-08
-
黄永玉 传奇的几个片断
6月25日起,“如此漫长·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其中有160件新作为首次公开。
2024-07-08
-
李克:在李一氓身边做文字秘书的日子
李一氓在书房 李一氓古籍题跋手稿 近期,《李一氓文存》(四卷五册)出版,这是中华书局在李一氓家属的倡议和支持下编纂完成的。
2024-07-08
-
从《迦陵存稿》谈叶嘉莹与盛成
今天在整理库房时,我偶然翻到一份盛成家属捐赠的文学资料,档案标有:著者—叶嘉莹、名称—迦陵存稿,备注中则注明“内有叶嘉莹手迹”。
2024-07-08
-
两位侦探小说家的半世纪友情
陆澹安(1894—1980)早年以传统文人底色融入上海中西融合的都市文化,创报纸杂志、写侦探小说、开电影公司、改编评弹、办学教书。
2024-07-07
-
《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成书始末
周丰一先生是周作人的长子,毕业于北京大学,精通日语,生前任职于北京图书馆。
2024-07-05
-
面对梁启超的“挑刺” 胡适坦言“无害却总有点进益的”
1917年7月,胡适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邀,任国立北京大学文科教授,讲授中国哲学、英文学以及英文高等修辞学三门课程。
2024-07-05
-
袁行霈:影响我人生的书单
治学要有基点、有旁涉。
2024-07-05
-
鲁迅的注释观与《呐喊》评注
鲁迅生前对于文章注释的态度颇为矛盾。
2024-07-05
-
谢冕:纪念《百年中国文学总系》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丛书共12卷,1998年5月完稿,由山东教育出版社首版印行。
2024-07-04
-
郑振铎主编的三种刊物
1922年春,在商务印书馆当编辑的郑振铎了解到儿童读物比较匮乏,便建议创办一本儿童文艺期刊,馆方表示赞同。
2024-07-04
-
赵元任“痛骂”刘半农
“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掌握语言的能力非常惊人,他能迅速地穿透一种语言的声韵系统,总结出一种方言乃至一种外语的规律。
2024-07-03
-
沈从文“多管闲事”
沈从文一向是个谦逊低调的人,一辈子安安静静地待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不跟人争抢什么,然而,沈从文一旦回归到老师身份,就本能地很“活跃”,他的一些举动甚至会给人一种“多管闲事”的感觉。
2024-07-03
-
陈喜儒:野间宏与《现代中国文学选集》
1982年12月,廖承志(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野间宏。
2024-07-03
-
刘跃进:杨义,一个不可复制的优秀学者
去年5月下旬,赵稀方兄告诉我,杨义老师生命垂危,我心里一紧,知道时不我待,在5月的最后一天,根据旧稿整理成《杨义先生的学术理想》一文(2023年6月7日发表在《中华读书报》上)。
202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