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写决胜之年 记录时代篇章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巨变,为报告文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资源。
关键词:  《中国作家》2021-02-01
-
生态文学的中国模式和中国表达
摘要:近十几年来,生态文学逐渐成为中国文学新的生长点,形成勃兴局面。
-
2020年散文:用写作追问世界
我到现在都还在犹豫,要不要对2020年的散文创作放宽一些尺度?因为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庚子年里,世界各地乃至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灵,动物、植物、风、云、雨、雷、电、雪……所有的一切,都遭受到了百年来最严重的伤害!这情景,怎能让一位位作家和写作者,闭上双眼,捂住耳朵,一心一意地关在房子里写散文、搞纯文学创作呢? 所以,2020年的散文,认真地清点下来,真没有像2019年的《走进敕勒川》那样直击我心的大作品。
关键词:  散文2021-02-01
-
2020新文艺群体:乘势拓展与主动作为
2020年,在新中国历史上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
观念、问题与方法——2020年度文学理论评论刊物述评
随着社会时代环境的不断变化,文学理论研究与批评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
-
对自我经验的迷恋与挣脱——略论“90后”文学的“经验化”写作
文学叙事规律是年长且阅历丰富者优先,一般遵循自上而下、由长及幼的讲述次序。
-
当代文学总体性下的区域文学发展
编者 2020年12月12日,由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当代文学扬子江论坛在南京举行。
-
郭艳:机械复制时代的日常与传奇
庄子言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
南方有嘉木:九十年代以来广东新诗观察
一、九十年代以来广东地方诗歌的生态场 地域空间与文学生产的关系向来相互缠绕,并引发了中外诸多探讨,远至南北朝,刘勰作《文心雕龙·物色篇》,即有江山之助的慨叹,“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略语则阙,详说则繁。
-
哀恸与生机:2020年中篇小说观察
“悄悄的,不知不觉的,又是一年沉落到永恒中去了,好像一滴水落在大海里!”别林斯基回望“一八四五年的俄国文学”,以如诗的语言开篇。
-
它承载着时代精神原色,丰沛而美丽
回望和盘点散文的2020年,无疑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而在我看来,它更像一首内容繁复、结构恢宏的交响诗,其雄劲而瑰丽的鸣奏,给人们留下丰沛多元的艺术享受:一方面,许多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散文家,立足时代前沿,呼应历史脉跳,以自觉的人民意识和浓烈的家国情怀,写出一系列揭示人间正道,反映社会变革,表现生活美好和人性亮色的精品力作,以此构成年度散文的主旋律;另一方面,一些散文家遵从心灵的感悟与召唤,坚持从个性化的经验积累与知识储备出发,在历史与现实相交织的巨大时空中,实施多题材、多向度和多形态的发掘与创造,捧出一系列弘扬真善美的作品,从而在展示精神与审美创造丰富性与多样性的同时,形成了年度散文的多声部。
-
在场感·前瞻性·文学的守护
增强文学评论的有效性与影响力 一系列专题会议和文章成果串联起2020年度理论批评的话题热点,它们准确地对应、缀连起近年来文学界及全社会对文学评论工作的关切脉络,勾勒出文学理论评论工作不断加强推进的框架格局。
-
现实之外,心魂之中——2020年短篇小说创作述评
短篇小说创作,已呈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发展趋势,即越来越走向人物的内心化叙事。
关键词:  短篇小说2021-01-19
-
《2020年文学研究发展报告》发布
中国文学研究在2020年主要有两大变化:一是不断增强关注、把握现实的力度,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更深刻体认文学“经世”的价值功能。
关键词:  中国文学研究2021-01-19
-
2020年诗歌:“伟大的声音常常从心底升起”
2020年是改变世界的一年,谈论2020年的诗歌确实显得有些沉重,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诗歌已经成为非常时期的伟大的发光体。
关键词:  诗歌2021-01-18
-
扶贫小说:不同视角下的时代主题书写
一、文艺要书写时代的巨变 2018年11月1日至2日,由中国政府和世界银行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说:“特别是40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同时也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减贫进程。
-
回望历史与凝视现实,多了一层色彩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而显得那么特殊。
-
王学振:论全面抗战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是一个社会主义文学现象”,但文学创作中的少数民族题材却是在全面抗战时期就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
绵密的人情、地方感与流动的时间
一年一度的盘点,像一个重要和自尊的仪式。
关键词:  长篇小说2021-01-11
-
新世纪文学二十年:长篇小说的基本样貌
俄罗斯文学研究专家刘文飞教授曾有文章描述了俄罗斯文学二十年来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