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新东北作家群”论纲
编者按 和1930年代的“东北作家群”相似,八十多年后的中国文学迎来“新东北作家群”。
关键词:  东北作家群2020-03-12
-
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
大兴安岭地区“龙江第一湾”景区风光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今天是植树节。
2020-03-12
-
2019年,面向现实的内蒙古书写
2019年,对于蓄势待发的内蒙古文学来说是重要的一年。
-
“郭澄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研讨会纪要
时间:2019年12月14日 地点:山东师范大学学术报告厅 主题:“郭澄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 主持人:李宗刚 参会人员:王洪禹、李一鸣、姬德君、黄发有、魏建、张学军、李掖平、李军、王万森、张元珂、付如初、张均、崔庆蕾、许晨、杨守森、房福贤、李宗刚、郭洪志、陈文东、孙书文、张丽军、尚启元、丛新强、赵月斌、陈夫龙、顾广梅、王寰鹏、孙桂荣、翟文铖、刘新锁、张永峰、孙福新、王新民、吴永强、邢霞、张杰、朱德蒙、赵峰、张艳庭、石立燕、刘文玉、孙涛等 王洪禹(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郭澄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研讨会,在这里我代表山东师范大学向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出席活动的各位专家,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
2019年散文:情怀与境界不可或缺
我们似乎对传统散文的艺术精粹忽视得过分了,在有些新散文的写作中存在着狷急情绪,重视了“新形式”而忘记了艺术水准,遂使近年来散文创作的整体高度上升缓慢。
-
2019年文学理论评论:在历史与当下之间
过去一年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为理论评论界对中国文学状况的思考阐释,提供了基本的立场框架。
-
现当代中国医疗题材文学作品述评
作家对于医疗题材的选择、医生形象的塑造与疫病生态的书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医疗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脉络,记录了社会政治、生命伦理与文化场域之间的互文关系。
-
周立波文学的人民性与艺术风格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周立波(1908—1979)是实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方向的代表性作家。
-
让澳门文学担当更积极的角色
一 2017年第十二届澳门文学奖首次设立公开组,邀请全球所有中文写作者共同参与,一起以澳门为舞台,书写人生、刻画时代。
-
2019年报告文学:聚焦聚力新时代 萃取淬炼新人物
2019年报告文学创作最耀眼的成绩体现在新时代叙事上。
-
2019年海外华文小说综述:热闹呈一场势,冷静蓄一种力
2019年的海外华文小说在平静中酝酿着新变。
-
2019年诗歌:活力与生态
2019年,我们的诗歌继续保持着生长的活力,呈现出多元共生、健康健全的诗歌生态。
-
欧华文学:中西合璧 从容前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以及新移民人数的激增,推动欧洲华文文学出现新高潮 ●欧洲华文文学逐渐形成了“平和淡远、散中见聚”的特色,具有文化中和的特质 ●非母语写作体现出华人作家同异文化沟通的意识自觉,为作品实现跨越民族、国家、语言、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条件 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它的政治经济制度、思想文化曾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转型,而中华文明作为欧洲文明的“他者”,在现代欧洲的形成过程中也曾扮演过重要角色。
-
七十年来唐宋文学研究的历史启示
内容提要:新中国七十年唐宋文学研究的总体观照,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经验范式的总结分析:一是文学思想性主导的经验范式,以建国初十七年关乎诗国“盛唐”气象的学术争鸣和有关宋诗选注标准的钱锺书话语为典型现象,启示我们深入思考文学本质规定中的政治思想问题;二是思想方法创新思潮主导的经验范式,以方法趋新和学术固本的优势互补、“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相互生成为学术语境,启示后人注意方法创新对于文学本质发现的意义;三是学术争鸣关乎中国特色文学体系建构的经验范式,以《二十四诗品》作者问题的争鸣和中国文章学体系成立于何时的争鸣为典型现象,启示学界关注中国古典文学体系构建的文学性这一本质问题。
-
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类将始终坚守正直与善良
近期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再次为人类敲响了警钟。
-
全面回顾与多向度的开放式写作
2019年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异彩纷呈。
-
2019年长篇小说:关于战争、城乡、新人的备忘录
在梳理历史、城乡、“新人”等重要文学史命题上,2019年的一批长篇小说充满启发与暗示。
-
2019年散文:纸上的亮点与记忆的暖色
无论是读者对散文的接受心理,还是作者投注于散文的价值期许,都已明显溢出理想中的纯文学范畴,指向了以介入社会现实为旨归的文学形态蜕变和文学功能重塑。
-
2019长篇小说:日常生活如何进入文学?
原标题:日常生活如何进入文学?——2019年长篇小说的一个侧面 文学源于生活,如何将生活较为贴切地移植进文学,并进行深度提炼和有效表达,是十分考验作家的。
-
西藏文学的又一个春天
今年迎来了西藏民主改革六十周年,这六十年里西藏文学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文学作品的主题也从为宗教服务,回归到表现现实世界,表达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上来,在不同的时代,涌现出来一批优秀的作品和作家,为繁荣和丰富我国文学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