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最后一家传呼电话亭故事搬上舞台
原创海派话剧《小花园电话亭》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上海最后一家公用传呼电话亭的故事。
2025-06-23
-
艺术“老店”何以青春正好
6月12日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73周年的日子。
2025-06-23
-
坚守戏剧本体是科技赋能的前提
科技赋能戏剧创作,本意是拓宽视野、活跃思维、激发灵感、增强表现力。
2025-06-19
-
用音乐唤醒的烽火记忆
近日,吕梁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在京联合举行红色经典音乐会暨《吕梁山大合唱》汇报演出。
2025-06-18
-
演艺资源注入,古建活化焕新
从一度黯淡的老房旧瓦到重获新生的别样舞台,从游客如织的打卡景点到更加立体的文化窗口,在北京,以演艺资源深度赋能城市更新的尝试方兴未艾。
2025-06-17
-
音乐剧《赵氏孤儿》“新”在何处
近年来,中国原创音乐剧展现出越来越令人惊喜的面貌,《赵氏孤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部。
2025-06-16
-
这是一首“上演的诗”
戏剧艺术最理想的境界,是让自己在观众的眼睛里是一首诗,“是一首可以上演的诗”(苏珊·朗格)。
2025-06-16
-
小剧场:实验性何妨“往回看”
2025年“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近期开幕。
2025-06-12
-
不朽的战歌
《在太行山上》部分曲谱。
2025-06-12
-
歌剧翻译是艺术“摆渡人”
在歌剧中,语言是艺术呈现的重要载体。
2025-06-11
-
话剧《一日顶流》:一次集体创作的大胆探索
几个月前出版的小说,如今便登上舞台与观众见面,北京人艺新排小剧场话剧《一日顶流》展现了不同凡响的“人艺速度”。
2025-06-10
-
舞台剧《看不见的客人》:独特戏剧美学重构经典悬疑电影
在悬疑题材创作领域,将经典电影改编为舞台剧堪称一场充满挑战的冒险。
2025-06-10
-
从小行当切入大文化
在京剧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中,“丑”虽居末位,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5-06-09
-
石一枫小说改编话剧 《一日顶流》在京首演
6月6日,根据作家石一枫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话剧《一日顶流》在北京人艺小剧场首演。
2025-06-09
-
传记文学转码舞台艺术
现代川剧《晏阳初》改编自长篇传记文学《晏阳初》。
2025-06-04
-
话剧《主角》:关于主角的凝视与突围
“秦腔皇后”忆秦娥,自17岁成为舞台主角起,无论在舞台上还是在生活中,便始终处于师长、同行、爱人、观众乃至社会舆论的多维度凝视之下。
2025-05-30
-
话剧《人世间》缘何长演不衰
话剧《人世间》剧照 梁晓声小说《人世间》原著手稿 当老年的周秉昆骑着板车,载着郑娟缓缓驶向舞台深处,纷纷扬扬的雪花从空中洒落。
2025-05-30
-
舞与剧之间:如何“跳”出好故事
作为舞蹈与戏剧的融合体,舞剧既要能“舞”,也要有戏。
2025-05-28
-
话剧《燕食记》:舞台新烹意诚料足但略欠火候
拉开大幕,一场美食大赛串起名厨师徒二人多年的恩怨情仇,每道菜里都有一段人生故事,粤港百年风云随着袅袅茶香与腾腾烟火气徐徐展开……近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根据作家葛亮同名小说改编,由张肖导演的话剧《燕食记》在国家话剧院剧场首演。
2025-05-27
-
《北京人》:戏曲美学闪亮话剧舞台
《北京人》是曹禺先生创作于1940年的一部三幕话剧,通过曾家曾皓、曾文清、曾霆三代以及曾家远亲愫方等人的命运变化,描绘了旧中国北平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衰落和崩溃的历程。
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