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话八部反法西斯题材和红色题材剧目将陆续上演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国家话剧院将在纪念日期间推出系列演出,《铁流东进》《红色的起点》《哥本哈根》《物理学家》《三湾,那一夜》《死无葬身之地》《直播开国大典》《抗战中的文艺》八部话剧将于6月至10月上演。
2025-06-29
-
话剧《华罗庚的最后讲演》:探寻科学家的心灵轨迹与家国情怀
话剧《华罗庚的最后讲演》剧照 今年是华罗庚先生诞辰115周年、逝世40周年,由欧阳逸冰编剧、李伯男执导、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江苏人民艺术剧院)创排演出的话剧《华罗庚的最后讲演》近日首演。
2025-06-27
-
梅兰芳的“文人朋友圈”
京剧《黛玉葬花》梅兰芳饰林黛玉 1959年,田汉致梅兰芳信。
2025-06-27
-
从延安出发
“从延安出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戏剧晚会”剧照。
2025-06-26
-
一出好戏如何带热一个剧种
近期,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结果揭晓。
2025-06-26
-
文学让我更加深刻地看待这个世界
舞剧《青衣》剧照 史春阳 摄 2025年是舞剧《青衣》创排十周年,我非常荣幸受到南京师范大学的邀请,在系列文学艺术讲座“艺文讲坛”上分享了我以舞剧的方式对小说进行的改编创作。
2025-06-25
-
抓住了老舍小说的魂
6月20日,由北京曲协和北京老舍文学院联袂打造的曲艺舞台剧《小羊圈胡同》在京首演,演出非常成功。
2025-06-25
-
两个人的戏剧,40年的沉淀
话剧《洋麻将》最后一场谢幕时,主演濮存昕将手里的拐杖扔出去,结束了为期两周的演出。
2025-06-24
-
话剧《Amy张回到家乡》:“小镇做题家”被卡住的人生B面
一个月的时间里,“蜻蜓计划——来自乌镇戏剧节青赛精选”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三部青年戏剧创作者的作品。
2025-06-24
-
严肃社会议题的戏剧呈现
话剧《门第》改编自作家连谏的同名小说,2024年在青岛首演,2025年开启全国巡演,凭借对婚姻裂痕的深刻揭示与极具创意的舞台表达,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共鸣。
2025-06-24
-
上海最后一家传呼电话亭故事搬上舞台
原创海派话剧《小花园电话亭》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上海最后一家公用传呼电话亭的故事。
2025-06-23
-
艺术“老店”何以青春正好
6月12日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73周年的日子。
2025-06-23
-
坚守戏剧本体是科技赋能的前提
科技赋能戏剧创作,本意是拓宽视野、活跃思维、激发灵感、增强表现力。
2025-06-19
-
用音乐唤醒的烽火记忆
近日,吕梁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在京联合举行红色经典音乐会暨《吕梁山大合唱》汇报演出。
2025-06-18
-
演艺资源注入,古建活化焕新
从一度黯淡的老房旧瓦到重获新生的别样舞台,从游客如织的打卡景点到更加立体的文化窗口,在北京,以演艺资源深度赋能城市更新的尝试方兴未艾。
2025-06-17
-
音乐剧《赵氏孤儿》“新”在何处
近年来,中国原创音乐剧展现出越来越令人惊喜的面貌,《赵氏孤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部。
2025-06-16
-
这是一首“上演的诗”
戏剧艺术最理想的境界,是让自己在观众的眼睛里是一首诗,“是一首可以上演的诗”(苏珊·朗格)。
2025-06-16
-
小剧场:实验性何妨“往回看”
2025年“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近期开幕。
2025-06-12
-
不朽的战歌
《在太行山上》部分曲谱。
2025-06-12
-
歌剧翻译是艺术“摆渡人”
在歌剧中,语言是艺术呈现的重要载体。
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