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非每部茅奖小说都适合舞台
当下剧坛,改编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方兴未艾。
2025-11-13
-
我时常觉得,那个宝玉就是我自己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我有幸因越剧《我的大观园》,获得第十八届文华奖·表演单项奖。
2025-11-13
-
赛制革新破解获奖作品昙花一现困局
在舞台艺术领域,文华奖始终是衡量专业创作水准的重要标尺。
2025-11-13
-
从文学到话剧的鲜活范本
近期,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精心打造“艺海秦风”平台,为陕西人艺的《生命册》《平凡的世界》《主角》《白鹿原》以及《星空与半棵树》五部作品提供了集中展示的机会。
2025-11-12
-
歌剧电影: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歌剧魅力
近期,以“光影舞台 和美共生”为主题的“2025年国家大剧院国际歌剧电影展”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托斯卡》《卡门》《唐璜》《爱丽丝地下奇遇记》《山海情》等多部国内外歌剧电影在全国31座城市的90家影院相继展映。
2025-11-12
-
以文化为烽火:历史回望与时代烛照
佟瑞敏(左一)在原创话剧《点翠》中饰演京剧名伶方玉珩。
2025-11-10
-
“欧洲戏剧躺进了ICU,我想救救它”
邵宾纳剧院艺术总监、《理查三世》导演托马斯·奥斯特玛雅。
2025-11-10
-
坚守剧种的特色就是最大的保护
阿宫腔《白蛇传·断桥》剧照 新昌调腔《白兔记·出猎》剧照 朝鲜族唱剧《春香传·狱中相逢》剧照 邵武三角戏《姑嫂观灯》剧照 “每一个稀有剧种,都扎根于一方水土。
2025-11-10
-
守古韵 融新声
11月4日,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古韵稀声”稀有剧种保护传承展演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2025-11-10
-
那根拾不起的鸡毛究竟是什么
发表于1991年的中篇小说《一地鸡毛》被认为是20世纪80、90年代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同时期还有黄建新的《背靠背,脸对脸》等一系列电影作品。
2025-11-07
-
生命的和鸣
昆剧《瞿秋白》剧照。
2025-11-06
-
曲艺剧:传统曲艺在当代的创新表达
近年来,“曲艺剧”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作品数量和曲种含纳都呈现增长趋势。
2025-11-06
-
儿童需要真心贴心之作
当前中国艺术界专为低龄段儿童创作并受到他们喜爱的作品还不算多。
2025-11-05
-
循着童心之路,向“审美本位”回归
儿童音乐诗剧《和风一起散步》剧照 在娱乐与教育形态多元的当下,儿童戏剧不同于屏幕媒介的单向传播,而是以“在场性”构建起独特鲜活的艺术场域——孩子们在剧场中与角色共情、与故事对话、与演员交流、与同伴合作,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真善美的内涵,在想象力的碰撞中培育审美感知力。
2025-11-05
-
《繁花》落幕,上海最难得是“静雅”
寒意初降上海的周末,舞台剧《繁花》终季上演,自2018年《繁花》第一季首演,这场持续7年的“花季”至此告一段落。
2025-11-04
-
昆剧《妇好传奇》:以600年昆韵重塑3000年殷商巾帼
当600年昆曲的水磨调遇上3000年殷商的青铜纹,北方昆曲剧院新创昆剧《妇好传奇》以“文明对话”的宏大立意,将甲骨文记载的中国女将军形象从历史尘埃中唤醒,在当代舞台上焕发新生。
2025-11-04
-
音乐剧《倒数时刻》:“而立未立”,如何向梦想突围?
三十而立,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30岁都被看作一个人生命中的重要节点,可当30岁生日的倒计时“嘀嗒”“嘀嗒”地迫近,一个一事无成的普通人,该如何面对梦想、爱情与现实的困境?近日,英文原版音乐剧《倒数时刻》在天桥剧场上演,演绎大多数普通人都要面临的年龄焦虑。
2025-11-04
-
《仲夏夜之梦》:走入森林,走入仲夏夜的镜与梦
继2014年的《麦克白》和2024年的《海鸥》之后,在今年的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上,格鲁吉亚导演大卫·多亚什维利为中国观众带来了一出崭新的《仲夏夜之梦》。
2025-11-03
-
乌镇有戏,“热”在何处
10月的乌镇,橹声欸乃,戏韵流长。
2025-11-02
-
陕西人艺赴沪驻演:探寻文学与戏剧的共生之道
编者按 秦风浩荡。
2025-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