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暖春晚抒写文化自信
2025年总台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舞台设计也将“巳巳如意”中两个“巳”字对称摆放,一如中国传统的如意纹路,直观传达出“事事如意”的美好寓意。
2025-02-02
-
封箱戏 窝头会古都北京春节都演什么戏?
春节是中华民族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丰富的第一大节日,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各种民俗、戏曲集中展现的大节日。
2025-01-30
-
区域身份与时代精神的双重奏
舞剧《二十四时舞》剧照 2024年的中国舞剧创作,一个显著的特征是绝大多数都具有“区域身份”。
2025-01-27
-
戏中之舞——传统艺术中的舞蹈元素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戏曲舞台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作品、新手段与新样式,各种现代科技手段也融入其中,形成了令人瞩目的趋势,同时引发了诸多探讨与争鸣。
2025-01-24
-
将人物置于历史抉择与人文考量中
京剧《武帝刘彻》以刘彻命骠骑将军霍去病征战河西为背景,通过刘彻与一班重臣在重重危局中的冲突与共振为叙事,展现其强家国、靖边患、通万邦、安天下的宏图大愿。
2025-01-17
-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工笔写生戏画像《同光十三绝》,清末画师沈蓉圃所绘,展现了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和昆腔衍变为京剧的13位著名演员、京剧奠基人,对了解当时演员的扮相、服饰及前辈艺术家的风采,是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
2025-01-16
-
音乐剧《战争与和平》的中国化表达和时代启示
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碾压过广袤的大地,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伤痕。
2025-01-16
-
歌剧: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图兰朵》海报 资料图片 表现《茶花女》场景的绘画 资料图片 歌剧(Opera)的词源为拉丁语“opus”。
2025-01-16
-
舞台邂逅影像:艺术表达有了更多可能
随着5G技术推广、媒介融合发展,舞台艺术线下展演、数字化创新,双演融合已成为全球舞台艺术产业重要创作形式。
2025-01-15
-
实验京剧《狂人日记》:融汇中西的大胆创新
一部是俄国19世纪前半叶最癫狂、最绝望的讽刺批判小说;一部是中国20世纪最刻骨、最犀利的白话箴言,果戈理和鲁迅两位东西方文学巨匠都创作过名为《狂人日记》的经典之作。
2025-01-14
-
舞剧《满江红》:悬疑故事还能摊开谜底讲
听说北京舞蹈学院要把张艺谋电影《满江红》改编为同名舞剧时,脑海里冒出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电影结尾那出其不意的全军复诵《满江红》,该如何在舞剧中演绎?1月10日至12日,舞剧《满江红》在天桥艺术中心首演登台,这个答案终于摊开在观众面前。
2025-01-14
-
小剧场不“小”,能做“大”文章
1月11日晚,南方歌舞团原创音乐剧《黑凤梨(喜欢你)》升级版在广州正佳大剧院上演。
2025-01-13
-
进步须于百尺竿
闽剧《幻戏图》剧照 上党梆子《大汉母子》剧照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十周年,包括戏曲界在内的文化艺术领域怀着巨大热情,通过宣传、演出、研讨等多样活动,总结10年来文艺创作成绩,探索新时代文艺发展前景。
2025-01-13
-
李六乙版话剧《雷雨》重溯百年故事
李六乙版话剧《雷雨》海报 晦暗的灯光把舞台染得一片幽蓝,气氛鬼魅。
2025-01-10
-
舞剧新作扎堆,面临破与立的挑战
这几年,舞剧市场喷涌勃发,成为艺术舞台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2025-01-10
-
《国子监风波》:将历史化为一段有说服力的叙事
历史考证具有克己的美德,谨慎地断定已然,拒绝穿凿附会。
2025-01-10
-
新版话剧《雷雨》国家大剧院首演 探索更具文学性的表演美学
在曹禺诞辰115周年之际,北京人艺导演李六乙执导的新版话剧《雷雨》1月8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并开启国内外巡演。
2025-01-09
-
舞剧破圈效应是如何缔造的
“常常一票难求”“次次剧场爆满”“找黄牛加价买票”,这些看似是在说“演唱会”的现象,在近几年却扎堆似地出现在了舞剧的放票现场,甚至部分舞剧出现了连演多天还要加演返场的火爆现象。
2025-01-09
-
《天下第一楼》:南腔演北调“第一楼”焕新
由何冀平编剧、北京人艺1988年推出的《天下第一楼》,以扎实工整的文本成为无数剧迷心中的经典之作,30多年近600场的演出,更是证明了它的长演不衰。
2025-01-07
-
繁花竞放,共舞华章
2024年央视春晚上,一幅《锦鲤》舞蹈图景出乎意料地展现在全世界电视、网络观众面前。
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