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片星空守护着土地的人文根脉
《星空与半棵树》讲述了乡村基层工作者,在乡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博弈的过程中,捍卫村民生存权利与尊严的故事。
2025-10-21
-
让话剧艺术更好承载中华文明特质
进入新时代,中国话剧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作演出了一批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舞台作品。
2025-10-21
-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曲艺为骨真情是魂
当中央戏剧学院宣布,首届相声本科班毕业演出选择以“曲艺剧”这种创新的形式改编《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这部经典作品时,不少人都很好奇——一群年轻的毕业生,将会怎样融合“曲艺”和“戏剧”,演绎作家刘恒笔下悲喜交集的“平民史诗”?该剧近日在中戏实验剧场的首轮演出,欢乐与泪水无缝交织,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让人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汇报演出或毕业答卷,而是曲艺传承的大胆探索,更是“人民的艺术”的鲜活实践。
2025-10-21
-
话剧《一仆二主》:一张浓缩意大利文化精华的名片
柔和朦胧的光线里,一位老妇人走上舞台,依次轻轻点亮“蜡烛”,宣告演出开始——在一派简洁复古的氛围中,意大利米兰小剧院《一仆二主》热闹地掀开故事的序章。
2025-10-21
-
将文字意象 化作流淌旋律
当国家大剧院的红色帷幕在秋夜中缓缓升起,舞台上那片摇曳的红高粱便化作了流淌的旋律、炽热的唱腔与震撼的交响——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生的原创民族歌剧《红高粱》,以“血性与烈性”为笔,在光阴的回望里,写就了一部属于中国人的生命史诗。
2025-10-20
-
从油画到写意: 《红高粱》的歌剧文本改编
这是一场期待已久的大戏。
2025-10-20
-
舞剧《红楼梦》:民族舞剧创编的新高度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对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进行改编的舞剧,是1981年由中国歌剧舞剧院资深编导于颖编导的同名舞剧,而该剧的首演单位是当时的江苏省歌舞团。
2025-10-17
-
脱口秀“笑”出演艺经济新亮点
观众在剧场内观看脱口秀演出。
2025-10-14
-
《时间的诗意》:诗乐相和的音乐智慧
时间,这一永恒而深邃的命题,在艺术的殿堂中被无数次叩问与诠释。
2025-10-14
-
舞台艺术的“画圈”与“破圈”
一 在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当代戏曲发展的‘守’与‘破’”艺术讲堂上,广东粤剧演员曾小敏就近年来舞台艺术出现的“破圈”现象发表了独到见解。
2025-10-14
-
古韵入潮音,戏曲跨界火
如今,戏曲正通过多种渠道、以多种形式进入青年群体的文化生活。
2025-10-14
-
哈姆雷特的复仇故事,由小人物重新讲过
近日,由英国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编剧、易立明执导的《罗森格兰兹与吉尔登斯吞已死》(简称《罗吉》)在京首演。
2025-10-11
-
用中国表达焕活世界经典
《哗变》剧照,冯远征(左)饰演魁格。
2025-10-10
-
话剧《银河铁道之夜》亮相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
由北京曜石文化·猹制作出品、根据日本作家宫泽贤治童话改编的同名话剧《银河铁道之夜》,日前作为2025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特邀剧目,在国话先锋剧场与观众见面。
2025-10-09
-
推开歌剧之门:从“望而却步”到“沉醉其中”
从十六世纪诞生于佛罗伦萨,到如今登上世界上几乎每一座剧院的舞台,歌剧,这门融合音乐、戏剧、表演与美术的综合性艺术,早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
2025-10-09
-
梅兰芳表演启示:程式化也要直抵人物内心
梅兰芳有很多身份,一如刘祯在《说不尽的梅兰芳》中所概括,他是一个文化传播者,是一个爱国者,也是一个思想者,但在艺术本体上,他是“美的创造者”。
2025-10-09
-
歌剧《红高粱》:唱响现代民族歌剧新样本
大幕拉开,舞台上,高粱铺天盖地,挥洒出一派茁壮、野性的蓬勃气象——影视史上的《红高粱》家喻户晓,这一次,“高粱”的意象被搬上歌舞舞台,为充满血与火的民族记忆恣肆燃烧。
2025-09-30
-
《西游记》:一场包容与看见的“取经之旅”
当《西游记》的经典旋律在798CUBE盒院响起,智心剧团的8位演员——他们中有孤独症、唐氏综合征、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用肢体与语言编织出的,不只是一场戏剧演出,更是一次社会与“隐形群体”的深度对话。
2025-09-30
-
为严肃戏剧赢得尊严和尊崇
艺术的“国家队”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民营院团、一般的地方级院团,要有示范性,要有自己的艺术探索,要有自己的思考。
2025-09-30
-
“国家队”对话“发源地”,确证中国戏剧未来何为
明晚,“2025国话·上海演出季”将落下帷幕。
2025-0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