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舞蹈挖掘文物的记忆
首演三年多,全国巡演超百场,片段登上央视春晚、《焦点访谈》和《国家宝藏·展演季》……这是舞剧《五星出东方》自2021年6月首度亮相后的光辉履历。
2024-10-31
-
中国芭蕾史上的标杆之作
《红色娘子军》的编导之一李承祥(左二)、王希贤(左一)为第一代“琼花”的饰演者白淑湘(右二)以及赵汝蘅(右一)排练。
2024-10-30
-
“2024北京舞蹈学院展演季”开幕
10月24日,“2024北京舞蹈学院展演季”开幕仪式暨“舞向巅峰”——北京舞蹈学院建校70周年“为人民而舞 为时代建功”专场演出在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剧场举行。
2024-10-30
-
新时代审美重塑汤显祖经典
牡丹之美,绽放于北京的金秋。
2024-10-29
-
话剧《海鸥》:格鲁吉亚这版“契诃夫”不落俗套
契诃夫的剧本不像很多外在戏剧性冲突强烈的作品,往往容易被排演得沉闷无趣,令人费解。
2024-10-29
-
舞剧《天工开物》何以爆火出圈
“物自天生,工开于人。
2024-10-28
-
锡剧《英雄儿女》:感心动耳 情自中生
古今,谁人的一声大喝,刊入历史的崖壁,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贮存着其穿透世纪时空的回响,令人荡气回肠? 是代表着入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众多壮烈英雄的那位无敌勇士喊出的:“向我开炮!” 这一声怒吼,首先在巴金创作的中篇小说《团圆》中爆出回响;随之,又响彻了舞台和银幕。
2024-10-28
-
音乐剧《爱情神话》概念与叙事之间的拓展与承载
介于概念与叙事结构之间的《爱情神话》,是当下华语音乐剧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音乐剧人创作思维的一次跨越。
2024-10-25
-
BDA舞蹈论坛(2024)在京开幕
10月20日,以“舞蹈教育70年·中国经验与全球视野”为主题的第六届BDA舞蹈论坛在北京舞蹈学院开幕。
2024-10-24
-
中央芭蕾舞团即将上演古典大戏《舞姬》
伴随着一部部精彩作品的上演,“中央芭蕾舞团团庆65周年系列展演”的氛围愈发浓郁。
2024-10-24
-
《翻山海》:普通女性的英雄主义
在中国社会从传统时代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女性地位问题一直是个重要议题,一百年前如此,当下仍然是真问题。
2024-10-23
-
小剧场戏曲:小空间要有大格局
如果说大剧场是戏剧文化动脉的话,小剧场就如同毛细血管,以其细腻与灵动,滋养着城市文化生态,为观众提供了一处独特的心灵栖息地。
2024-10-23
-
千秋家国梦 一腔中华情
编者按 在戏剧的璀璨星空中,有一些作品跨越时空始终熠熠生辉,以独有的光芒照亮了人类思想与情感的角落。
2024-10-23
-
舞台教科书诠释为何“话剧姓话”
北京人艺话剧《哗变》改编自普利策奖获奖小说,全男班的“和尚戏”,没有复杂的舞台调度,全凭“话剧姓话”的语言功夫再次俘获人心。
2024-10-21
-
昆曲《李佩先生》:老艺术“当代腔”
10月13日,由北方昆曲剧院打造的原创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礼堂成功首演,吸引1500余名观众现场观看。
2024-10-18
-
翩跹间见海棠依旧
10月17日,作为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演出,上海歌舞团倾力打造的“新国风”舞剧《李清照》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收获热烈反响。
2024-10-18
-
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最新最美的戏剧艺术
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文艺工作者以远大的理想、丰富的生活经验、良好的艺术技巧,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2024-10-16
-
当中国传统戏曲行头碰上俄式幽默
图为俄语版话剧《我不是潘金莲》的剧照。
2024-10-15
-
《茶馆》是中国特有的戏剧现象
时隔36年,北京人艺再度驻演上海。
2024-10-15
-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编者按】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种类繁多、各富特色,不仅承载着中国文化精神,更体现着中国人的审美追求。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