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考为何热度不减
春节喜庆气氛还没有散去,一大批考生及家长就“背井离乡”,踏上了艺考的征程。
2017-03-01
-
点点月色照进来
淮剧《半纸春光》剧照 淮剧《半纸春光》是我2016年看到的一部好戏。
2017-02-27
-
看见生活中被忽视的诗意
近些年,纪录片电影也尝试进入院线,如2015年有两部纪录片走进院线,一是讲述邓小平70年代末期访美的《旋风九日》,二是讲述喜马拉雅登山者的《喜马拉雅天梯》。
2017-02-27
-
文艺应有更多的“中国创造”
像《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却能让人耳目一新,因为它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地道的“中国创造” 。
2017-02-24
-
艺术创作还是要回到常态
【事件】媒体曝出“导演被要求拍脑残点”,引发关注 【观点】面对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文艺创作、生产和消费的新变化,呼吁艺术创作中人的回归,已是当务之急 艺术创作还是要回到常态 ——从“导演被要求拍脑残点”说开去 “脑残”一词已流行很多年,然而当它与影视创作相遇,在媒体上曝出“导演被要求拍脑残点”的赫然标题时,还是让人着实“残”了一阵。
2017-02-20
-
“返乡体”落潮后,乡村何为?
编者按 春节刚过,又一大波搅拌着“乡愁”与“乡怨”的返乡文出现在各大媒体和社交网站。
2017-02-16
-
仿佛能听到花开花落的声息
衡量艺术的价值永远是创新。
2017-02-16
-
不学诗 无以言
心中有诗的人,纵然不逞口舌之强、言辞之利,也会用行动写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2017-02-15
-
中国美学在当代艺术理论中的意义和价值
《意象生成》收入了我近年来在学术核心期刊和报纸上发表的戏剧、电影以及其他论文共34篇。
2017-02-15
-
艺考漏洞怎么堵
手段多种多样 腐败认定很难 艺考漏洞怎么堵 眼下,全国各艺术院校自主招生正陆续开考。
2017-02-15
-
设计出当代中国风格
●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当代艺术设计也迫切需要完成一次自我风格的蜕变 ●当代艺术设计广泛地参与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之中,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拓展美学疆域的重要的创造性活动 ●中国新生代的艺术设计师正在自信地面对传统资源并进行思考和实践,展现出超越性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由相信,传承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中国风格”必将随之出现 缺乏独特风格是中国艺术设计之痛 发端于19世纪末的现代艺术设计,其发展伴随着一路的风格更迭,从理论体系到视觉形式,一次次的激烈斗争是对先进文化解释权的争夺,也由此实现了风格体系和话语方式的不断进化。
2017-02-14
-
哲学与艺术
现今大学所办的学报一般都有两版,一是自然科学版,一是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10
-
培养男子汉的英雄气概应从娃娃抓起
◎对“帅哥” 、“靓仔”的称谓,表面上看仅是语言称呼问题,但细究起来,实际上它暴露了语言的滑稽与悲哀,是社会对于用词的不加节制。
2017-02-08
-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瓶颈与对策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曾经有一个黄金时期,尤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代表。
2017-02-07
-
艺术为了人民
2016年末,近四百万字的《郑君里全集》八卷本经上海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这套图书由中国电影资料馆的电影史研究人员历时四年多编纂而成,其内容涉及上世纪20—60年代的话剧、电影以及相关的文化艺术领域。
2017-02-04
-
新时期文艺思潮与文艺实践的反思
《新时期文艺思潮概览》以“历史观点与逻辑观点的统一”为原则,以“美学的与历史的观点的统一”为研究方法的特点,强化了方法论意识与问题化意识 新时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转型的历史新起点,具有承上启下的里程碑式的意义。
2017-01-20
-
“张士超”,你到底把你的艺术梦想放在哪里了?
以《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感觉身体被掏空》两首神曲而走红的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近日再推新作《春节自救指南》。
2017-01-19
-
艺术的本意
◎康德对美学的浅定位把事物委屈为宜人风景或者宜人的形式,虽然避免了算计事物,但仍然没有达到尊重事物,因为事物仍然缺乏自足的意义,而只是迎合了主体性而被赋予了人的意义,因此,事物只是被理解为表现主体性的工具。
2017-01-18
-
实现审美价值与商业价值有机统一
文学艺术作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具有双重属性,即商品属性和审美属性,文艺作品的商品属性是实现其审美属性、精神价值的根本路径。
2017-01-18
-
马建辉:坚守艺术理想,筑就文艺高峰
古人说,诗是言志的,“诗者,志之所之也。
2017-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