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激浊扬清才能昂首前进

      近期以来无论郑爽事件还是吴亦凡事件,乃至张哲瀚等一系列演艺人员出现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大家都感到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都将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贯彻和“十四五”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是一个干扰,整个文艺界都为出现这样的问题感到痛心,人民群众也对层出不穷的这类行为感到痛恨,作为一名文艺老兵,心中也感到深深的痛楚。

    关键词:  影视文艺2021-09-01

  • 莫让“耽改剧”带偏观赏口味与创作方向

      近年,耽改剧的制作播出作为一种行业现象颇为引人关注,其以“拍一部火一部”甚至“未播先火”的市场热度与个别主演摇身晋升“顶流”的捷径效应,让娱乐话题为之狂欢、饭圈粉丝对之追捧、资本平台向之逐利。

    关键词:  “耽改剧”2021-08-27

  • 新时代影视剧评论文风建设小识

      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促进我国新时代影视剧评论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21-08-25

  • “流量”本无罪,“唯流量”需反思

      近期,有关“流量明星”的负面事件接连出现,有关部门整治饭圈乱象的“清朗运动”也与“流量”文化紧密相关。

    关键词:  “流量”2021-08-25

  • 学术的积累 文化的传承

      一 “古本戏曲丛刊”是新中国最重要的古籍文献整理出版工程之一,工作量极其浩大,历时也十分长久,而意义和价值非凡。

    关键词:  “古本戏曲丛刊”2021-08-23

  • 广阔天地 大有可为

      话剧《情系贺兰》 时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联合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活动,这些优秀作品以丰富多样的题材、颇具时代特征的鲜明人物形象,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百年辉煌历程。

    2021-08-23

  • 陈桂芝:惓惓深情解花语

      人们喜欢花儿,花卉也是中国文人表达心性与愿望的重要媒介。

    关键词:  陈桂芝2021-08-20

  • 美术评论的当下问题(上)

      客观来说,有关主管部门在新时代对于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

    2021-08-20

  • 戏曲化、喜剧化与地方化

      荣获第23届曹禺剧本奖的湖南花鼓戏《桃花烟雨》,日前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在京上演。

    关键词:  《桃花烟雨》2021-08-20

  • “流量明星”的崩塌,本质上是教育“地基”的薄弱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身边聚集着大量的资源,享受着人上人的荣光,但这并非明星真正的“价值”。

    关键词:  流量明星2021-08-19

  • 文化类综艺:传统文化“正流行”

      今年以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持续掀起传统文化风潮。

    关键词:  文化类综艺2021-08-17

  • 在传承创新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舞蹈《龙门金刚》片段 资料图片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七夕奇妙游》日前再度引发热议,其中舞蹈《龙门金刚》更是又一次惊艳观众。

    2021-08-16

  • 程式规范与再造

      程式,是中国戏曲舞台表演中最为独特的一种艺术语言,也是对戏曲特别是京剧艺术常用表现手段的某种精准固化。

    关键词:  戏曲2021-08-15

  • 唯有在音乐的世界里,所向披靡

      听了大半辈子贝多芬,对其生平却了解很少。

    关键词:  《贝多芬传》2021-08-13

  • 红色爆款频现的背后是对党史国史的寻根热情

      歌剧《英·雄》过去几年圈粉无数,很多年轻观众二刷、三刷,更有甚者,打着“飞的”跟随剧组全国跑。

    2021-08-11

  • 饭圈治理刻不容缓

      2021年,“饭圈”再度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有人鄙视其“幼稚”,无数追星少年陷入非理性状态,为偶像疯魔痴狂,为明星应援打榜,为爱豆“用爱充电”,跟踪、偷窥、偷拍明星日常的行为屡禁不止;有人怒斥其“愚蠢”,不顾自己的学业和事业,甚至不顾个人安危,上演了一出出机场追星致航班延误的闹剧;有人警惕其“兴风作浪”,既可棒打自家爱豆的竞争对手、同期上映的其他作品,也可以精准打击、拆分不符合自己期望的偶像CP,甚至通过网络暴力对影视剧制作方施压,加之平台的纵容,辛勤劳动的影视剧创作人员无奈敢怒不敢言;更有人忧患其“社群组织化”,这种外部松散内部严密的新社群组织,呈现出越来越分明的层次化、越来越严苛的等级化特点…… 经梳理不难发现,2009年以来,伴随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移,互联网技术革命对“我”的塑造加速:为“我”赋能、“我”即力量;2011年以来,伴随人口周期运动中年轻世代更迭和需求嬗变的态势,中国青年特别是网络青年的主体力量从“70后”触网族、“80后”融网群,转换为“90后”网络原住民、“00后”数字原生代,“饭圈文化”成为对人设、情感羁绊和身份认同最有影响力的亚文化潮流之一;2017年以来,伴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步入新时代的大势,全球网络青年出现了大规模、持续深入争取青年权利、为文化文娱甚至时代潮流制定青春标准的定标运动,新一轮的社交场景、趣缘社群、社区圈层和社会网络关系重组运动正在上演,本土的追星现象、粉丝经济和饭圈文化,面临十字路口的艰难选择:是推动粉丝经济健康发展还是任由饭圈向黑暗渊薮滑落? 粉丝只是一个线头,它扯出来的,还包括新时代年轻人何为何不为的问题。

    关键词:  饭圈2021-08-11

  • 粉丝文化何以从自娱自乐变为饭圈乱象?

      近段时间,国家层面对网络综艺节目开展专项排查整治,通过加强网上明星信息规范、探索建立粉丝引导机制等方式,以长效整治和规范粉丝文化。

    关键词:  饭圈2021-08-11

  • 饭圈乱象之病灶实则不在“饭圈”

      近年来,由“流量明星”粉丝构成的网络亚文化社群“饭圈”,屡屡爆出大规模互撕谩骂、侮辱诽谤、恶意营销、炮制虚假流量等负面新闻。

    关键词:  饭圈2021-08-11

  • 让更多流量向上向善

      粉丝文化制造着大流量,也在呼唤着正能量。

    关键词:  流量2021-08-10

  • 治理饭圈乱象,应在粉丝群体媒介素养上做文章

      一段时间以来,追星炒星、泛娱乐化等不良倾向,“流量至上”、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和“水军”“黑粉”等各种饭圈乱象有愈来愈盛之势。

    202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