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山药蛋派文艺研究的新收获
民族性是文艺作品的个性符号和独特标签,优秀地域文艺作品于中国文艺民族性的价值意义不言而喻。
关键词:  《晋派影视艺术创作管窥》2022-01-29
-
数学和艺术如何互送灵感
1550年,乔治·瓦萨里出版《大艺术家传》,首次提出“文艺复兴”一词。
2022-01-24
-
让更多观众铭记和传承时代的榜样与精神
所有的故事和英雄,都是我们文艺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
2022-01-20
-
观察类综艺该由谁来观察
自2018年网络综艺《我家那小子》上线播出并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后,观察类综艺这一创作模式逐渐被各方借鉴、模仿,尤其是随着近两年《初入职场的我们》《心动的信号》《我的小尾巴》等作品热播,使观察类综艺成了市场关注焦点。
关键词:  观察类综艺2022-01-19
-
2021年主流文艺精品:大众审美契合时代精神
刚刚过去的2021年,广大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坚持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创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文艺作品,塑造了一大批经典艺术形象。
关键词:  主流文艺精品2022-01-19
-
“以人民为本”、务实求新与加强自身建设
当下,加强文艺评论建设,已经被摆在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突出位置。
2022-01-19
-
新时代新征程召唤舞蹈新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容丰厚,视野宏阔,鞭辟入里,句句语重心长,字字满含温情。
2022-01-17
-
宗风传东瀛 塑像立精神
日本东明山兴福寺始建于1620年,为长崎四大中国汉唐风格寺庙之一,寺院历代高僧均对中日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以隐元禅师(1592-1673)为最。
-
一部系统全面研究二十一世纪中国大陆青春电影的新著
随着20世纪末弥漫全社会的怀旧情绪,一些国家和地区青春片开始大批量引进与广泛传播,新世纪的大陆青春片创作呈现出一种井喷态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直延续至今。
关键词:  青春电影2022-01-14
-
抵制照搬跟风 倡导原创精神
2021年12月初,两个剧组因抄袭道歉相继登上热搜。
2022-01-12
-
新时代呼唤深入人心的文艺形象
沪剧《敦煌女儿》中的樊锦诗舞台形象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学艺术以形象取胜,经典文艺形象会成为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
2022-01-12
-
向着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奔跑起来!
2021年12月14日,我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内心备感振奋。
关键词:  文化强国2022-01-10
-
融合与跨界:新媒体艺术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所谓“新媒体艺术”,最早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特指以白南准为代表的电视装置艺术,可以理解为“新的媒体艺术”,以区别于此前以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媒体艺术。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2022-01-10
-
《戏剧学导论》的现代品格和中国色彩
《戏剧学导论》(修订版) 顾春芳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者按: 戏剧是承载人类的思想、良知和高尚情感的精神器皿。
关键词:  《戏剧学导论》2022-01-06
-
创作者应永葆竞胜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一次文代会、十次作代会开幕式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学习前人的礼敬之心,更要有超越前人的竞胜之心,增强自我突破的勇气,抵制照搬跟风、克隆山寨,迈向更加广阔的创作天地。
2021-12-31
-
应对经典改编怀有敬畏之心
所谓经典翻拍,就是以曾在一段时期内较为盛行,流传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影视作品、文学名著等作为素材进行二次创作的影视作品。
关键词:  经典改编2021-12-29
-
倾心阅读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对启航新征程的作家、艺术家们寄予重托和期望,讲话从文艺创作的重要性、人民性、创新性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等角度,深刻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艺创作的本质、特征与新时代文艺独特鲜明的美学属性。
2021-12-27
-
文明互鉴与诗乐互惠
一位奥地利的犹太音乐家,面临死神威胁时,偶遇中国唐代的古典诗歌,从中汲取智慧,生发乐思,最终将来自遥远东方的艺术灵感融入交响曲的建构肌理中——这不是异想天开的幻景,恰是真实发生的历史。
-
时代有重托 文艺有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
2021-12-22
-
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的深度结合
中国文联十一大和中国作协十大的召开,是全国文艺界和文学界的一件大事。
20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