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播剧《大港》致敬新时代产业工人
“我宣布,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正式诞生了!”这是三集广播连续剧《大港》中最振奋人心的一句台词,随着剧中主人公们雀跃的欢呼声,世界自动化码头商业运营首船作业最高效率的纪录也被打破。
2022-04-13
-
在百姓中间扎根,关键要拿出好作品
任何时候都不能怠慢舞台、怠慢观众。
2022-04-12
-
对弈平凡的每个人都是英雄,都值得歌颂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
2022-04-11
-
义务教育阶段舞蹈社团活动实践研究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政策精神,以及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中小学减负措施的通知,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后教育服务质量,解决学生家长面临的诸多困境,保障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2017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宁夏教育厅也在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逐步在全区义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实现课后服务的“双覆盖”,固原市积极响应相关政策,出台了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并规定课后服务主要内容包括安排学生完成作业及开展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
2022-04-11
-
京剧名家沈福存的艺术之旅
沈福存在《凤还巢》中的程雪娥扮相 重庆曾作为抗战文化之都,许多著名的戏剧大师、文学艺术家都在这里有过一段辉煌的人生。
关键词:  沈福存2022-04-11
-
田沁鑫:用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
2021年12月14日,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
2022-04-08
-
文化综艺如何“玩转”传统文化?
近年来,《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典籍里的中国》等一系列具有人文情怀的文化类节目和综合性文艺晚会集体走红,掀起了一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
-
乌兰图雅:用歌声传递正能量
只有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在火热的生活中挖掘并积累鲜活生动的素材,我们的作品才能接地气、入人心,富有时代气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2022-04-05
-
在辩证中体认戏曲美学精神
张庚、郭汉城两位先生是“前海学派”的奠基者和开创者。
关键词:  郭汉城2022-03-28
-
迷影之谜
大约从二十多年前起,笔者开始频繁造访坐标北京小西天的中国电影资料馆。
2022-03-25
-
传承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
漆书是一种书体名。
2022-03-25
-
央视春晚歌曲40年的引吭与嬗变
壬寅虎年,央视春晚走过40个年头,其中歌曲类节目,仿佛刻录国人集体记忆的唱片,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轨迹。
2022-03-25
-
陕北民歌:从男欢女爱到“思想观念”
陕北民歌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民间流传的,但自从上世纪30年代末,一批专门的音乐家、文学家到民歌的原生地收集、采录并整理出版以后,这种状况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2022-03-25
-
史蕴浑厚 多元共生
2021年4月16日至20日,笔者有幸参加了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社会推广活动——“陕北民歌”与“内蒙古西部二人台”民间传习状况调研(陕北段)活动。
2022-03-25
-
陕北民间音乐调研报告
2021年4月16~20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社会宣传推广活动——“陕北民歌”与“内蒙古西部二人台”民间传习状况调研(陕北段),在陕西省榆林多县市展开。
2022-03-25
-
春天终将来临:一季度艺术类图书盘点
春光烂漫时,正是读书日。
-
用剧作反映广阔社会生活
《唐栋剧作选》:唐栋著;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年届古稀的唐栋是我敬佩的剧作家。
2022-03-22
-
经典港台歌曲为何叫人难忘记
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难忘经典港台歌曲伴随少年时光、影响青年审美、填补大学闲暇直至激发中年感悟所起到的一种调味品、营养剂的作用。
2022-03-21
-
网络颂盛世 激情写华章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中国梦提出10周年,策划组织重点网络视听平台联合创作的“中国梦·我的梦——2022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一经上线,全网刷屏。
关键词:  2022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2022-03-02
-
“出圈”的国风正在完成沉淀和筛选
在虎年的正月里,国风主题、元素在不经意间已成为各类晚会的标配。
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