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全国政协委员范小青: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非“零和博弈”
分享到: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杨颜慈  2022年03月04日08:38
关键词:范小青

范小青

热播网剧、火爆IP,网络文学在中国进入快速发展期。面对网络文学热潮,传统文学如何坚守阵地、保持初心?这波奔涌而来的“后浪”对“前浪”是吞噬还是助推?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协名誉主席范小青提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非“零和博弈”而要“百家争鸣”。

“我偶尔也会看网剧,有的是通过视频平台随意刷到,有的是别人推荐。不可否认,其中有些作品还是很不错的。”范小青分析认为,与传统文学不同,网络文学非常适合快节奏阅读,善于调动情绪,故事节奏紧凑,受到年轻读者追捧。同时,网络文学的创作特征使其更容易被改编成电视剧、游戏、动漫等,从而得到更广泛传播。

网络文学盛行,使得资本和市场日益偏向这块“香饽饽”,也让传统文学面临受众变窄、市场艰难的冲击。

但范小青并不认为这是“劣币驱逐良币”。“其实无论网络文学或者传统写作,都存在劣币和良币的问题,这是不可以‘一刀切’的。网络文学符合大众口味,传播速度快,作品量大,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传统文学适合细读精读,但也不能说都是精品。”

范小青认为,新鲜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网络文学存在过度迎合大众、不符合史实等问题。同时,网络文学的版权问题、门槛较低以及监管问题亟待重视。

“我认为可以对网络文学及影视作品做一个分类分级制度,注明该作品分属哪一个类别,同时对阅读年龄段作出建议。就目前来说,中国的阅读分类并不细,尽管这项工作非常不易,但对于推广大众阅读、引导分类阅读来说还是有必要的。”

对于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关系,范小青认为应当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做大蛋糕”,以“百家争鸣”的姿态互相促进,共同培养读书土壤,推进全民阅读深入。

“网络文学作品创作速度很快,注重故事情节而轻文字表达。传统文学则恰好相反,重视语言表达,将深意藏在字里行间,就是我们古代常说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范小青坦言,文学本就是个讲究活,将工匠精神应用在文学上是非常契合的,这也是传统文学初心所在。

在范小青看来,面对市场纷扰,传统文学坚守不易,但并不会因为网络文学的冲击而“此消彼长”“零和博弈”。

“据我观察,很多成熟作家并不会因为市场因素盲目跟风去转行写网络小说;网络小说家也不容易进入传统文学行列。他们的受众是不同的两个群体,但两者合在一起才构成了更完整的阅读市场。”

范小青认为,从另一个维度来说,两者之间还有互相促进作用。例如,公众可以通过网络文学培养阅读兴趣,慢慢地开始接触一些传统文学或经典著作,尝试深度阅读。同时,传统文学在压力下也能受到鞭策和推动,更加注重精品创作。

“我认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各种收获都需要。文学世界更是如此。”范小青说。

访谈更多

苏童:写作服从于隐蔽的“文本暗磁场”

“文本是暗磁场,隐蔽的磁力引导你的叙事方式,故事的走向,甚至决定你每一个句子。其实我的写作从未刻意要关注什么,舍弃什么,只是服从那个磁场而已。”

原创推荐更多

散文 | 何处人生不作别

关于离别的断想及其他

诗歌 | 庭院的月光(组诗)

石磨“吱呀,吱呀”响着/只有她知道/哪个关节响起的

小说 | 我与落日的长河

后来,我没有彻底留在草地,也没有彻底离开草地,我只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轨迹

散文 | 青云河畔

一位老人的离去,常意味着一个无名家族数代记忆的断流。在乡土中国广袤的血脉传承里,无数如我家般普通的家族,其智慧与故事,大多仅赖口耳相传,其生命不过七八代人。

散文 | 山月

《山月》以山水为镜,映照生命哲思,语言朴实如溪石,意境澄澈若山月,在自然与人生的交织中,完成对灵魂归处的永恒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