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因遗产而璀璨 中国古书画鉴定修复与保护国际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6月5日,“世界因遗产而璀璨——2018中国古书画鉴定修复与保护国际高峰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开幕。来自国内外的200余位博物馆界专家学者和画家与会。
在2016年举办的首届论坛上,来自全球部分知名博物馆、美术馆、画院、高校的画家、评论家、私人藏家齐聚一堂,交流探讨推动在全球范围内合力保护中国古书画的新思想,不仅关注古代书画本身,更关注隐藏其中的艺术、文化与文明的更多可能。今年举办的第二届论坛以一种面对文化的非功利性态度,旨在对中国传统古书画进行挖掘、保护、鉴定和整理,使之具有“活态”文化的延续性、多样性与开放性,深度发挥文化遗产在人类进程中的价值和意义。论坛依然延续“鉴定”“修复”“保护”三个主题,一方面关注中国书画与中国精神文化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关注在现代视野下的中国传统修复技术与国际范围内科学方法的结合运用。同时,论坛将展览、学术报告会、圆桌会议三种形式有机结合,以对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为出发点,呈现出展览交流、专业学术、研讨互动的国际学术会议新形式。
本届论坛得到了多家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在张斌、张继刚、张小岗、张美芳等倡导下,由张继刚策划、组织并邀请了相关领域的诸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与会交流。大家谈到,时间沉淀出历史,历史汇聚成文明。在璀璨而丰沛的文明史中,创造和记录着人类对世界的感知与对精神的凝练。在历代书画中,有形的物质空间与无形的心灵诉求,创造出各个民族特有的生命印记与成长空间。我们对于古老和历史的追忆,对文化遗珍的眷恋与发扬,寄托着人类共同的对璀璨未来的向往。重拾传统,已经刻不容缓。体味在传统文明进程中发展而来的优秀文化价值体系与美妙无比的理想空间,改善传统文化的文化生态环境,健全传统文化保护措施,提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抢救现存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现在与将来的永久事业。相信通过各方携手努力,我们必将开辟出一条继承传统文化的新路。
更多
苏童:写作服从于隐蔽的“文本暗磁场”
“文本是暗磁场,隐蔽的磁力引导你的叙事方式,故事的走向,甚至决定你每一个句子。其实我的写作从未刻意要关注什么,舍弃什么,只是服从那个磁场而已。”
更多

他数理化三科才考了25分,却决定弃文学理
“我本来的确很喜欢文科,但是现在我觉得学文科救不了中国。”
更多
散文 | 夕潮心海
文章回忆初遇海边夕阳的狂喜与七年后的沉静,及如今对黑夜微光的凝望,反思现代生活中心灵与自然的疏离,感悟微光的价值。
散文 | 泥泞里的晴空
《泥泞里的晴空》以雨为引,书写异乡泥泞中的挣扎与成长。从初入社会的窘迫到扎根立足的坚定,在冷雨与暖意交织间,于艰辛泥泞里望见希望晴空,藏着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未来的笃定。
散文 | 古桑洲记
描绘湘江绿洲的自然风貌与人文变迁,记录探访株洲古桑洲的见闻,展现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生态思考。文中“飞鸟如信使丈量传统与现代的距离”等意象,凸显文学性表达。
散文 | 整个夏天试图去寻找呼伦贝尔草原的风
风裹挟着草种、尘土、羊群的碎语、马匹的汗息,甚至还有远方朋友零落的名字,浩荡地穿过我,穿过我的眼眸,穿过我的胸膛,穿过我浩大的寻找和相认,又奔涌向天边
诗歌 | 我们讨论了话题(外三首)
刀锋或者囚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