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匠心”油画展举办
5月5日至13日,传承·匠心——经典写实油画全国邀请大展于三品美术馆北京馆举办。
参展的60余幅作品出自当代几十位青年画家之手,展现了他们对于绘画的认识与阶段性成果。作品题材丰富,涵盖了人物、风景、静物等,采用写实主义手法,具备可观的美感和结构形式。
本次展览的主题为传承与匠心,其诉求不仅在于传承正统的油画写实技法和匠人之心,更重要的是结合东方审美情趣,融入作者情感而突出“真我”,并与当代审美结合,融合创造出全新的视觉审美趣味。三品美术馆常务馆长倪加福表示,中国油画发展到今天,必须要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艺术体系,不断提高其艺术水准,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更多
苏童:写作服从于隐蔽的“文本暗磁场”
“文本是暗磁场,隐蔽的磁力引导你的叙事方式,故事的走向,甚至决定你每一个句子。其实我的写作从未刻意要关注什么,舍弃什么,只是服从那个磁场而已。”
更多

李渔:另一面“帮闲”
李渔的“帮闲”却又不是简单的“帮闲”;他有的也不只是文采,还有不同寻常的思想与精神。
更多
散文 | 夕潮心海
文章回忆初遇海边夕阳的狂喜与七年后的沉静,及如今对黑夜微光的凝望,反思现代生活中心灵与自然的疏离,感悟微光的价值。
散文 | 泥泞里的晴空
《泥泞里的晴空》以雨为引,书写异乡泥泞中的挣扎与成长。从初入社会的窘迫到扎根立足的坚定,在冷雨与暖意交织间,于艰辛泥泞里望见希望晴空,藏着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未来的笃定。
散文 | 古桑洲记
描绘湘江绿洲的自然风貌与人文变迁,记录探访株洲古桑洲的见闻,展现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生态思考。文中“飞鸟如信使丈量传统与现代的距离”等意象,凸显文学性表达。
散文 | 整个夏天试图去寻找呼伦贝尔草原的风
风裹挟着草种、尘土、羊群的碎语、马匹的汗息,甚至还有远方朋友零落的名字,浩荡地穿过我,穿过我的眼眸,穿过我的胸膛,穿过我浩大的寻找和相认,又奔涌向天边
诗歌 | 我们讨论了话题(外三首)
刀锋或者囚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