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茶画的开山之作
——《萧翼赚兰亭图》
分享到:
来源:光明日报 | 王卫  2016年08月05日08:32

萧翼赚兰亭图(局部)南宋摹本

我国茶画的创作素材较为广泛,除当时的社会人文生活、自然景观外,还有一个特点,即创作素材引用于书、典或民间流传的故事等,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是这样,明代唐伯虎的《陶谷赠词图》、清代施桢的《党姬烹雪》也是这样。

唐太宗喜欢王羲之书法,但仍没收集到《兰亭序》。后得知《兰亭序》在会稽(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辩才手中。可僧人辩才否认。于是有近臣出计说“谋之”。萧翼向太宗皇帝讨要王羲之作品两三帖,扮成书生私出,行至会稽,每日到永欣寺看壁画,引起辩才注意。是日,他们谈得很投合。至夜,辩才让萧翼留宿寺里,引灯长叙。萧翼见时机已熟,便拿出他从皇帝那里要来的王羲之帖与辩才观之。辩才云,帖乃真迹,却非精品。萧翼叹曰:惜乎!《兰亭》虽有,今不得再见。辩才使气,从房梁处取得《兰亭》。一日,辩才外出,萧翼乘机把《兰亭》拿走。萧翼回京后将《兰亭》交给太宗。后来,太宗也给辩才以重资。

阎立本以此为题材,创作出《萧翼赚兰亭图》。此画绘有五人,其中饮茶者三人,坐于右侧。左侧二人,为煎茶的仆人。饮茶者中,有靠背树根椅子上坐的是主人辩才,他的对面是萧翼,侧面是陪饮的高僧。辩才年长,脸圆眉毛粗长,嘴巴微开,面带微笑,说话动态十足。对面的萧翼儒生装扮,眉清目秀须长,双手笼在袖里,左手袖抬起,坐姿微动,恭敬躬身,很有动态。

饮者是茶前交谈,而画中左边,茶事正浓。一满面胡须的长者在风炉前,炉上放着锅,正在煮茶。长者左手执锅柄,右手持茶夹搅动茶汤。旁边,童子弯身,双手捧着茶托、茶碗准备分茶。

有学者说,《萧翼赚兰亭图》妙在“赚”字上。“赚”是委婉的说法,说白了就是瞒和骗。画面直入“赚”术,妙趣横生,没见《兰亭》,胜见《兰亭》,全在一个“赚”字上。

阎立本特地安排了左边的茶事,把唐代茶文化绘于画中。有趣的是,这种安排,开创了中国茶画的历史,茶文化中的茶画,从此开始。

访谈更多

阿来:文学首先是建设自己

“作家就是跟限制做搏斗的,写作的乐趣在这儿,难度在这儿,挑战性也在这儿。”

原创推荐更多

散文 | 后山上的蘑菇

后山是一片神奇的后山。

散文 | 大树传奇

大树站在那里,是不言诉说的风景,也有波澜不惊的传奇。

儿童文学 | 李廷贤儿童文学作品:牧马陇南

陇南的山依旧沉默,但这沉默里,已经藏着破土而出的声音。风穿过树林时,带来了远方的气息,那气息里有海的咸,有星的光,还有一个少年用十元钱和一整个冬天的自学,换来的、关于未来

散文 | 晋行家书

傍晚时分,车到大同。 以前的六个多小时,我大多时间是在卧铺上躺着,思绪万千。生活已是这样的糟糕,生命也在苦痛里煎熬,若没有你在灵魂与身体上的支撑,我更茫然得如同秋天的晚云

散文 | 夏味云南

夏味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