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面卡波特:半途而废的爱在纸醉金迷中浮沉
一提起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人们总会想起他混迹上流社会的华丽人生和那部与其人生交辉相映的作品——《蒂凡尼的早餐》。
2018-12-25
-
“世界,很不幸,是真实的。我很不幸,是博尔赫斯的。“
坐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我未老先衰的记忆,无法精准唤醒我的童年阅读,与哪一本书哪一个人有关。
2018-12-24
-
爱情、诗歌和革命贯穿了他的一生
从一定程度上说,喜欢一个作家,跟谈一场恋爱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2018-12-24
-
他懂花开的忧伤,却还要描绘它们凋落的模样
多少年过去了,他们想起他,还是只记得维也纳咖啡馆里那个明眸皓齿的早慧少年。
2018-12-23
-
米兰•昆德拉评《百年孤独》:向小说的年代告别
重读《百年孤独》的时候,一个奇怪的念头出现在我脑海里:这些伟大的小说里的主人翁都没有小孩。
2018-12-21
-
故地新游:一幅清末江南的生活图景
20世纪初的某个下午,英国人葛骆和他的同伴乘舢板从上海公济医院出发,于次日晚抵达苏州。
2018-12-18
-
他懂花开的忧伤,却还要描绘它们凋落的模样
多少年过去了,他们想起他,还是只记得维也纳咖啡馆里那个明眸皓齿的早慧少年。
2018-12-18
-
牙买加作家麦肯齐:相对于种族议题,更缺少新移民小说
提起牙买加,大多数中国人下意识会想到博尔特。
2018-12-18
-
翻译研究的格局与问题
赵稀方将其翻译新论命名为《翻译与现代中国》,虽说过于宏阔,却点明了新世纪以来他思考与研究的一个面向,其专著《翻译与新时期话语实践》《翻译现代性——晚清到五四的翻译研究》都是他在这一面向的探讨中所取得的优秀成果。
2018-12-17
-
字吸,歌呼
以前绍兴有一家南方书店,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南方书店不对外营业了,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2018-12-17
-
它展示不加引号的世界文学
今年是《世界文学》65岁生辰。
2018-12-17
-
异域先贤及其在汉语中的“转世灵童”
我是《世界文学》的读者和作者。
2018-12-17
-
边界与突围: 乏味的日常与恐惧的未知
世上可能并没有妖精和鬼怪,至少在惊悚故事里没有,有的只是人的心灵投射:那内在的恐惧、悲凉、孤独、绝望和渴求。
2018-12-17
-
米亚·科托:我是一个调试寂静的人
作为前殖民地的“后殖民族裔一员”,当代莫桑比克作家米亚·科托有着某种天然的“缺陷”。
2018-12-17
-
中国与南非的文学共鸣
12月3日,第二次中国-南非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中方机制主席孙春兰与南非机制成员单位负责人、南非艺术和文化部部长姆特特瓦签订了进一步加深中南人文交流备忘录。
2018-12-17
-
《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具有一种罕见的幽默感
1 简·奥斯汀一生的经历几句话就能讲完。
2018-12-15
-
痛苦的叙事:女性、记忆、历史
为人物立传的“生命写作” “我知道,我会在这间房间里,这间完完全全地压迫着我的房间里,一直坐到这一切结束。
2018-12-14
-
《九故事》:是的,村上先生,塞林格也让我们感到温暖
你读过《麦田里的守望者》吗?根据维基百科统计的数据,这本书每年在全世界销量有一百万册,不断有新的读者去探寻塞林格创造的“麦田”。
2018-12-13
-
《书的谋杀:震惊狄更斯时代伦敦的罪案》
克莱尔·哈尔曼是英国传记名家,为简·奥斯丁、夏洛特·勃朗蒂、R.L.斯蒂文森等都写过评传或者主题研究作品,材料翔实、文笔佳美。
2018-12-12
-
《4321》:蝴蝶扇动翅膀,人生裂变出四场舞台剧
这是保罗·奥斯特沉寂七年之后,推出的一部超级长篇。
201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