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钦吉斯·艾特玛托夫与中国新时期文学

      吉尔吉斯作家钦吉斯·艾特玛托夫(1928-2008)在1958年以发表在《新时代》杂志的开山之作、中篇小说《查密莉雅》一鸣惊人,轰动前苏联文坛。

    2019-01-16

  • 重译《复活》

      刘文飞,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曾获得俄罗斯利哈乔夫院士奖,第二届“阅读俄罗斯”奖和俄罗斯人民友谊勋章。

    2019-01-16

  • 远藤周作《沉默》:背叛中的救赎

      说到日本作家远藤周作,很多人或许会疑惑:“他是谁?”稍有了解的人会说道:“哦,那个天主教作家。

    2019-01-16

  • 《艰难时世》与葛擂硬的学校教育

      利维斯在《伟大的传统》中重新发现了它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而在此之前,《艰难时世》被绝大多数评论家视为狄更斯长篇小说中“最不重要的一部”。

    2019-01-16

  • 写给青春的祭文 写给社会的檄文

      巴黎时间2018年11月7日中午,2018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正式公布。

    2019-01-16

  • 2018年英国文学:直面暴力和创伤

      刚刚过去的2018年的世界文坛,似乎因为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因故停颁而显得异常冷清。

    2019-01-16

  • 人生烦恼识字始

      我去过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位于州府以南的诺曼小城,住家庭旅社,每间客房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比如我的那间,就叫做“晨曲”(Morning Song)。

    2019-01-15

  • 读《蜜蜂与远雷》:把音乐还给这个世界

      我们靠什么感知世界?偶尔会想念十来岁时的自己,对世界充满幻想,甚至有一种盲目的自大。

    2019-01-15

  • 科尔姆·托宾:故乡小城恩尼斯科西的历史走到了尽头

      编者按:科尔姆·托宾是爱尔兰的小说家、散文家、记者。

    2019-01-15

  • 暗黑婚姻文学:婚姻里的腐朽也算在保质期内

      考古学家马克思·马洛温成为了阿加莎的第二任丈夫,但她所有作品的署名,都沿用了第一任丈夫阿奇的姓,克里斯蒂。

    2019-01-15

  • 葡萄为何愤怒: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文学

      美国著名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曾凭借1939年出版的代表作《愤怒的葡萄》荣获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

    2019-01-15

  • 战争的另一种想象

      《战争的面目:阿金库尔、滑铁卢与索姆河战役》[英]约翰·基根 著 林华译 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11月版) 《战争的面目》作为基根的成名作,写作时间应该在《战争史》之前。

    2019-01-14

  • 把音乐还给这个世界

      《蜜蜂与远雷》[日] 恩田陆 著 安素 译 文治图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 我们靠什么感知世界?偶尔会想念十来岁时的自己,对世界充满幻想,甚至有一种盲目的自大。

    2019-01-14

  • 停留在光阴里的悲喜

      《故宫物语》[日]野岛刚 著 张惠君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我就猜到野岛刚还会继续写故宫,却没有想到,2018年出版的新书《故宫物语》却比五年前的《两个故宫的离合》更让我感慨万千。

    2019-01-14

  • 为什么村上春树越写越差了?

      1月12日是村上春树70岁的生日。

    2019-01-14

  • 我的莎士比亚接受史中的傅光明新译

      夜以继日读傅光明新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的首辑四种《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情景恍若回到当年读朱生豪的情景,40年一瞬。

    2019-01-14

  • 海明威的巴黎:他要掀起一场“文学革命”

      作者: [美]莱斯利·M.M.布鲁姆。

    2019-01-13

  • 《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中国:从“有毒禁书”到不朽名著

      2018年秋天,我去了一趟豆瓣书店五道口店,彼时我正在为关于菲茨杰拉德的论文发愁,希望到这家书店,买一些可供参考的旧书。

    2019-01-11

  • 关于《撒旦探戈》的几个问题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是一位深奥难解的匈牙利作家,他的作品《撒旦探戈》为这种难解提供了有力注脚。

    2019-01-09

  • 《哈姆雷特》的叙事者是谁

      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结尾,哈姆雷特对霍拉旭说:“霍拉旭,我死了,你还活在世上;请你把我的行事的始末根由昭告世人,解除他们的疑惑……此外仅余沉默而已。

    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