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萨冈到诺冬:战后法国女性通俗小说的转变与发展
弗朗索瓦兹·萨冈(1935-2004)与阿梅丽·诺冬(1967-)是战后法国通俗小说界的两代“畅销女王”。
2018-12-10
-
东方主义,以及被凝视的诗歌
欧阳江河、阿多尼斯与薛庆国 编者按:今年9月29日,中国诗人欧阳江河与当代杰出的阿拉伯诗人阿多尼斯对谈“东方主义,以及被凝视的诗歌”,对东西方相互融汇过程中的文化、语言、诗歌进行了深切追问。
2018-12-10
-
狄奥尼索斯的神话:酒神、悲剧以及神秘主义
一、代表死亡与新生的植物之神 狄奥尼索斯(Dionysus),或者称为巴科斯、巴萨柔斯,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酒神。
2018-12-09
-
下雪的季节,想去圣彼得堡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纪念馆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Mikhailovich Dostoyevsky)是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俄国作家之一。
2018-12-09
-
阮清越《同情者》:越南人的越战
阮清越是美国越南裔作家和评论家,1971年出生于越南邦美蜀。
2018-12-07
-
殡葬人手记:我们终将成为那道伤痕
英国作家伊夫林·沃曾在其1945年完成的小说《至爱》中塑造了这样一位主角,集诗人、宠物殡葬师于一身的旅美英国人丹尼斯·巴洛。
2018-12-06
-
戏梦一莎翁
编者按 莎士比亚属于所有时代,也属于全世界。
2018-12-05
-
俄罗斯生态文学的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俄罗斯文学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2018-12-05
-
“莫斯科三部曲” :像史学家一样创作小说
在译完英国作家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的小说《萨申卡》之后,曾有一段时间,我头脑里经常浮现两幅画面: 一幅是沙俄时期圣彼得堡斯莫尔尼贵族女子学院的16岁女生萨申卡:漂亮、聪明、内向、好读书,多沉思又天真纯洁。
2018-12-04
-
谁此时孤独
读金子美铃的诗,总是教人想起里尔克的名句“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2018-12-04
-
鸦片、航船与印度
作为一名印度英语作家,阿米塔夫·高希在中国或许并不像萨曼·拉什迪那样声名显赫,但在国际文学界他早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家。
2018-12-02
-
《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的爱情
富家女鲍西亚用父亲留下的钱财挑选了巴萨尼奥做丈夫。
2018-12-01
-
短篇小说的触点和落点或猜测卡夫卡
“触点”和“落点”都只能是一种猜测,而真相永远只有作者自己知道。
2018-11-30
-
弗兰肯斯坦在巴格达
冲突不断的巴格达,几乎每天都有袭击发生。
2018-11-30
-
时代病人,你因何焦虑?
奥克兰大学旁边凉爽的林荫道, 春天,云英飘舞,来往些粉红面颊的青年,兴致勃勃或神情漠然。
2018-11-30
-
约翰·契弗《沃普萧纪事》:“人是不简单的”
约翰·契弗(1912—1982)的《沃普萧纪事》于1957年出版。
2018-11-30
-
照亮他人的人生:理查德·霍加特与《识字的用途》
《识字的用途》是理查德·霍加特的成名作,斯图尔特·霍尔认为,该书与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和《漫长的革命》是文化研究的三本奠基作(Stuart Hall, “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Centre: some problematics and problems”, in Stuart Hall et al. 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 1972–79, London: Routledge, 1980, p. 3.)。
2018-11-29
-
科学与文学之争:《格列佛游记》背后的玄机
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塞缪尔·巴特勒的《月亮上的大象》是一部讽刺作品。
2018-11-27
-
用作家足迹丈量世界
世界,是一本用足迹描绘出的绝妙好书。
2018-11-23
-
《冰冻时光之窗》与乌克兰幽默文学传统
在欧美人士眼中,大名鼎鼎的尤里·维尼楚克可谓当代乌克兰文坛的传奇人物。
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