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利普·罗斯的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2019-02-13
-
谈谈我心目中《飞鸟集》的两个经典译本
《飞鸟集》是我国最早译介的泰戈尔诗集,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泰戈尔的诗歌在中国精神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成长为一棵葱郁的参天巨木。
2019-02-12
-
尤金·奥尼尔:没人想到他会摘获普利策戏剧奖,且得了四次
当年我身强力壮,粗鲁莽撞, 我摇晃支撑时间的柱子 将生命拉向自己;满身污泥, 我站在岁月土堆的灰尘中—— 损毁的青春在土堆下动弹不得。
2019-02-11
-
蒙太奇拼贴和破碎的光年
作家裘帕·拉希莉曾谈及詹姆斯·索特在写作问题上对她的教诲。
2019-02-11
-
爱情故事只是他为这个世界寻找出路的引子
塞尔维亚电影导演、编剧、音乐家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的小说,就算读到最后几行,都难以猜测故事的落脚点会在哪里。
2019-02-11
-
一只见证二十世纪民族主义浪潮的“青蛙”
“跃出椰壳碗下的青蛙” 在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有一种比喻,一只青蛙被扣在椰壳碗下面。
2019-02-10
-
“小卒子”的文学程式
《马尔多罗之歌》问世后半个世纪以内,几乎无人问津,直到菲利普·苏波,一个法国超现实主义者,在一家旧书店的数学图书区发现了这本书的副本。
2019-02-06
-
雅各布
亲爱的冬小姐: 我的名字叫雅各布·奎因。
2019-02-06
-
《重估俄苏文学》:二十一世纪的重读与思考
日前,“俄罗斯文学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重读与思考”读书活动在北京的单向空间·爱琴海店举行。
2019-02-05
-
美国非裔文学批评的破茧成蝶
谭惠娟的《拉尔夫·埃利森文学研究》终于付梓出版了,这是一部厚重的美国非裔文学批评专著,凝结了作者20年孜孜不倦、学海泛舟的苦心和智慧。
2019-02-04
-
米沃什的错位
米沃什在其编选并出版于一九九六年的国际诗选《明亮事物之书》中,毫不客气,甚至是明目张胆地大量选入当代波兰诗歌。
2019-02-01
-
曾获诺奖的克洛德·西蒙是“无趣作家”吗?
法国新小说代表人物、198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克洛德·西蒙(Claude Simon)的作品一向“曲高和寡”。
2019-01-31
-
马尔克斯与南美毒贩绑架案
毒枭、南美、连环绑架、暗杀、恐怖袭击、猎杀警察、谈判、政府…… 这些要素拼贴在一起,不是一部紧张刺激的好莱坞大片,而是上个世纪的南美洲国家哥伦比亚的社会现实。
2019-01-30
-
阿提冈:在传统与现代的纠葛下,追寻新的土耳其精神
土耳其在接受西方现代文明洗礼的过程中,在心态和认同上有过痛苦的纠葛和撕扯,帕慕克称之为“呼愁”。
2019-01-29
-
喝一次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下午茶
北半球寒冷的冬天,是收到一封匿名信、重温一杯阿婆茶的好辰光了。
2019-01-28
-
由水生石
欧丁剧团,这个来自挪威,由欧洲戏剧大师、戏剧导演尤金尼奥·巴尔巴创办的剧团,近几年多次来华,在北京、上海、江苏乌镇等地演出。
2019-01-28
-
拉美文学的“造血细胞”
马尔克斯、富恩特斯、科塔萨尔、略萨……拉美文学有一种魅力,魔幻又现实,难以表述而又不言而喻。
2019-01-28
-
在缅甸,邂逅书迷和“街边大学”
1995年,美国作家艾玛·拉金第一次到缅甸,她发现无论去哪里,都能看到人们在阅读。
2019-01-28
-
莫迪亚诺:没有谜底的谜题与永恒轮回的变奏曲
2017年,法国当代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带着最新两部作品回归到读者们的视野中:一本是小说《沉睡的记忆》,一本是戏剧《我们人生开始时》,这两部作品也于2018年10月首次推出了简体中文版。
2019-01-27
-
范丁梁:德语阅读中的20世纪、德国与世界
又到一年年终,盘点今年读过的书单,发现现在的阅读面在很大程度上囿于自己的研究旨趣,有不少书买回来,仍静静地在书架上等待。
2019-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