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莎士比亚戏剧的“原型故事”之旅
在读到傅光明老师翻译的莎剧之前,我有幸先读了他的莎研专著《天地一莎翁:莎士比亚的戏剧世界》,对莎剧的故事原型、传播接受历程以及莎翁在剧中的艺术创造力等,有了充分的了解。
2019-06-10
-
那些活了很久的树和它们穿越时空的故事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是一本可爱的小书。
2019-06-05
-
我们这代学人的“马克思情结”
如果将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哲学、艺术理论仅仅阐释为文学(文艺)理论,将大大窄化、缩小其对象的范围,减弱其理论的阐释力。
2019-06-03
-
柯林斯:食物、饥饿游戏、暴力、青春
在2008至2010年间,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出版了青少年科幻系列小说《饥饿游戏》,共分3部。
2019-06-02
-
曾被译成“煨灶猫”的灰姑娘
戴望舒在《灰姑娘》中,介绍女主角得名的缘由时说:“当她做完了她的事,便置身于烟囱角边,坐在灰烬上,因此家里人都称她做‘煨灶猫’。
2019-05-31
-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新变化
21世纪以来,“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等措施,有力助推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进程。
2019-05-30
-
托尔斯泰更无别的作品较本书更富于童心的了
《战争与和平》是我们的时代底最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里亚特》。
2019-05-29
-
每个写小说的人,都会嫉妒那一刻的大仲马
只有19世纪的作者,才会广泛而自信地使用全知的“上帝视角”。
2019-05-29
-
真实呈现贸易战的教科书式口述史
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阿尔斯通集团前高管,在2013年抵达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时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逮捕,并被起诉入狱。
2019-05-29
-
步步惊心的“美国陷阱”
《美国陷阱》的情节和线索并不复杂,流畅的阅读却并未令人心情畅快,事实上,这本法国阿尔斯通前高管讲述美国利用司法优势协同通用电气并购阿尔斯通电气业务过程的书,由于作者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不仅让人在阅读时有一股强烈的压迫感,甚至在看后许久心情仍然无法平静。
2019-05-29
-
《蜜蜂与远雷》构筑立体化的魔幻音乐空间
日本作家恩田陆素有“文字魔法师”的美誉,不论是文学奖项与市场销量的多料王,还是善写悬疑推理直指人性的“女巫师”,她都名副其实。
2019-05-28
-
意识流小说堪比“天书”?
在小说的众多类型中,意识流小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  意识流小说2019-05-28
-
王宏图评《我愿为你而死》:今宵酒醒何处
在F.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忠实粉丝的眼里,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生前留下的四部长篇小说和百余篇短篇小说堪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每一次新的阅读就像一次虔诚的礼拜,都会在心灵深处激发起新的感悟和敬佩之情。
2019-05-27
-
轻盈的重向死的生
或许是因为年轻时有过在撒哈拉沙漠濒临死亡的经历,所以,在法国作家埃里克-埃马纽埃尔·施米特的作品中,生与死是一个常见的话题。
2019-05-27
-
《简·爱》式女权,还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
过早的离世让勃朗特姐妹没能写出更多的作品,她们甚至没有时间看到自己的小说获得更多读者的认可。
2019-05-27
-
《希姆博尔斯卡诗集ⅠⅡ》:终身浪漫之旅
《一代宗师》中有一句话:“习武之人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2019-05-27
-
艾略特:完美诗人的不完美人生
《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 [英]林德尔·戈登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艾略特构想一种时时刻刻燃烧的完美人生,却坦承那样的人生无法为他自己所拥有。
关键词:  艾略特2019-05-25
-
母亲的形象与新世纪韩国文学
英贞殷《一百个影子》 申京淑《妈妈,你在哪里?》 【深度解读】 韩国当代文学中的父亲与母亲形象,常常具有特定的指涉,在很多时候,父亲象征着半岛的国族史,而母亲则象征着半岛的受难史。
2019-05-23
-
《黑泽明的罗生门》:“穿过罗生门”的英雄
【编者按】《黑泽明的罗生门》是美国东亚史学者保罗·安德利尔对黑泽明电影世界一次充满冒险和洞见的发现。
2019-05-21
-
勉力越过“黑白”之间的泥淖
小说的开头,亨利与杰米两兄弟要赶在暴雨来临前挖好坟坑埋葬父亲帕比。
20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