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文学试图解答的问题只有一个

      写作就是远离世界的同时依然成为世界的一部分。

    2019-04-02

  • 叔本华何以享有悖论式的盛名?

      阿图尔·叔本华是德国继康德之后、尼采之前的一位具有划时代影响的哲学家,也是众多哲学家中一位与众不同的“另类”。

    2019-04-01

  • 远方的诗意与凶险

      曾几何时,一句网络热语“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人们争相转发,口口相传,以至到后来全然变了味,沦为让人生厌的陈词滥调。

    2019-04-01

  • 杰伊·麦金纳尼:将生活的真相澄清为一种支离破碎

      杰伊·麦金纳尼(Jay McInerney),美国作家。

    2019-03-30

  • 《海德格尔与阿伦特通信集》:爱、和解与成熟

      海德格尔与阿伦特之间的隐秘关系,早已不再是哲学圈内的小众话题。

    2019-03-27

  • 泥土之界,不是种族之界,而是人心之界

      2019年3月21日,记者获悉,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于2019年2月推出希拉莉·乔顿荣获美国笔会/贝尔维德奖的处女作《泥土之界》中文版,同名电影由《了不起的盖茨比》女主角凯瑞·穆里根主演,获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多项提名。

    2019-03-26

  • 克乃西特,请再来一次!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玻璃球游戏》里,有一段我几乎每年都要重读一遍的文字: “再来一次!”大师说。

    2019-03-22

  • 《泥土之界》作者:揭露二战前后美国南方种植园的悲剧

      编者按:美国当代女性小说家希拉莉·乔顿荣获美国笔会/贝尔维德奖的处女作《泥土之界》是一篇以美国南方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它承载了美国种族歧视、二战、兄弟亲情、家庭与爱情等多个主题,将一个发生在二战前后美国南方种植园的悲剧呈现在21世纪的当代读者面前。

    2019-03-22

  • 《局外人》:为什么它是加缪作品的起点

      编者按:加缪的《局外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

    2019-03-21

  • 《伍尔夫传》:身为作家的普通人

      七八年前读《达洛卫夫人》的时候,书中有段话被我反复抄写,这是伍尔夫对达洛卫夫人和青年人赛普蒂默斯的一段评论:“无论如何,生命有一个至关紧要的中心,而在她的生命中,它却被无聊的闲谈磨损了,湮没了,每天都在腐败、谎言与闲聊中虚度。

    2019-03-20

  • “哈利·波特”的独特魅力

      编者按 2000年,“哈利·波特”中文版引进到中国。

    2019-03-20

  • 安部公房著作《砂女》:社会异化,人无自由

      近日看罢日本作家安部公房的著作《砂女》,讲了一个疲于工作与情感的男教师为了“不使自己在时间的洪流中像‘河床’一样被渐渐侵蚀”,在未告知任何人的情况下只身来到远方的海边企图捕获一类罕见昆虫,却误入一个围困于沙海中的贫困村落后被囚禁,在屡次逃离失败并被迫慢慢习惯后找寻到自身生命的价值意义与真正的“自由”的故事。

    2019-03-20

  • 私奔、家庭、认知、傲慢与报应

      电影《傲慢与偏见》剧照。

    2019-03-19

  • 《寻找死亡的男人》:美与死亡的较量

      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1927-),德国小说家。

    2019-03-18

  • 《轻舔丝绒》:19世纪末伦敦女权众生相

      取得肯特大学英语文学学士、兰开斯特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后,Sarah Waters(萨拉·沃特斯)在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拿到了博士学位。

    2019-03-18

  • 电影《邮差》背后的聂鲁达情诗集——《船长的诗》

      【编者按】 陈黎,著名诗人、翻译家。

    2019-03-18

  •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如果说英国作家洛瑞·李“自传三部曲”的第一卷《萝西与苹果酒》是一部田园抒情诗,那么,第二卷《当我在一个仲夏清晨出走》则是一部“永恒的至佳游记”——这是一部以 “出走”为主题的美丽作品,年轻的洛瑞·李离开故乡,走向远方,从此永远关闭了他生命中有关故乡的那一部分,从而开启了他生命中有关出走的另一部分。

    2019-03-18

  • 记忆的“幸存者”和小径分岔的弗格森

      保罗·奥斯特对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的追寻具有某种执念,这种创作冲动在其代表作品(《幻影书》《纽约三部曲》《孤独及其所创造的》)等中可窥见一斑,他着迷于时间的流淌、命运之手的倾斜和骰子滚动的玩笑。

    2019-03-18

  • 从怀特讲起的英伦观鸟文化

      《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 [英]斯蒂芬·莫斯 著 刘天天 / 王颖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年12月版 中国古人经常提及鸟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燕子不禁连夜雨;墙头语鹊衣犹湿;上有黄鹂深树鸣;归雁入胡天;化作啼鹃带血归;凤来非我庆,鸮集非吾殃;胡鹰白锦毛;鸾鹤群中彩云里,几时曾见喘鸢飞;鸢鸣萧萧风四起;鸱鸢恃力夺鹊巢;梦觉流莺时一声;野凫眠岸有闲意;人影渡傍鸥不惊;谁记飞鹰醉打围;时有乳鸠相对鸣;鹳雀今无野燕过;带得寒鸦两两归。

    2019-03-17

  • 《佛罗伦萨的神女》:文艺复兴的多元视角

      《佛罗伦萨的神女》 [英]萨尔曼·鲁西迪著 刘凯芳译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7年1月出版 322页,45.00元 2010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杰克·古迪(Jack Goody)爵士出版巨著《文艺复兴:一个还是多个?》(Renaissances:The One or The Many?,中译本由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邓沛东译),其主旨在于揭示西方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运动并非局限于十四至十六世纪,亦非西欧所特有——早在公元八至九世纪便有加洛林王朝文艺复兴,其后有犹太教文明的繁盛,再后更有自公元十世纪绵延至十六世纪的伊斯兰教文艺复兴。

    2019-03-16